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一基金三基地,中原科技城打造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

  • 2023年03月16日 09:54
  •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田育臣

  3月15日,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暨“人才强院年”启航仪式在郑州龙子湖智慧岛举行。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科学院重建重振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在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过程中,郑州拿出区位最优、生态最好、价值最高的区域,培育发展科创产业,高标准建设中原科技城。那么,中原科技城如何实现金融资本、人才机制、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三合一”融合发展?

 

 

  ◆郑州拿出最好区域建设中原科技城

  2020年初,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拿出区位最优、生态最好、价值最高的区域,培育发展科创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原科技城。

  2021年10月,中原科技城以郑东新区全域260平方公里为支撑,打造立足中原整合创新资源、面向全国集聚创新优势、放眼全球引进高端人才开展科研合作的科技创新格局。中原科技城由此纳入省级战略统筹。

  2022年8月,郑州市人民政府召开“中原科技城规划提升及相关政策”新闻发布会,聚焦省科学院重建重振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学习借鉴世界顶尖、国内领先的科研平台建设经验,以超前眼光、国际视野,对中原科技城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进行了系统化重构提升。

  其中,按照方案,中原科技城以省科学院为“魂”,确定了“两带两轴,两核五心多片”的空间布局。其中,围绕省科学院基础学部、未来学部、产业学部三大学部和生命科学、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资源环境等七大科学研究方向,划分为7大主体功能片区。围绕省科学院研究所、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4类科研实体,研究提出了“两大主导产业、三大创新主体、五大科技服务平台”的十大产业集群。

  同时,把智慧岛NO.1作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重要抓手,围绕“三空间两平台一示范”功能定位,依托省科学院雄厚的科创资源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构筑高端创新要素集聚的“强磁场”,打造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双创生态。

 

 

  ◆一基金三基地,打造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

  郑东新区党工委委员、中原科技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凯介绍,在金融资本融合方面,目前,郑东新区出资成立了50亿元规模的郑州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母基金,配套制定《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并设立2亿规模的兴东产业子基金,计划近期完成首期1500万元出资;新设立基金机构35家,累计235家;联合郑州银行揭牌运营郑州银行科创金融事业部,推动传统金融与科创企业深度融合,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积极举办战略新兴产业优质企业(项目)路演等一系列金融路演创新活动,基本形成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态势。

  在人才机制融合方面,郑东新区出台了中原科技城系列人才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创业、安居、教育、医疗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通过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人才互认,助推省科学院引进台雪成、孟跃中等23位首席科学家。

  在产业发展融合方面,郑东新区将中原科技城数字经济、生命科学两大产业体系与省科学院七大产业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在产业研究、项目布局、落地服务、成果转化方面协同推进,推动省科学院成功组建了数学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等6个研究所。筛选了一批重点行业领军项目,以共建、参建形式纳入河南省科学院体系,推动省科学院与中电科27所围绕技术成果转化、服务科技型企业和双创企业快速发展,共建河南电子装备柔性中试基地;与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合作开展研究生培养计划,与北理工郑州研究院积极探索全方位共建。

  同时,在服务保障方面,郑东新区在中原科技城成立了工作服务专班,统筹全区资源,针对重资产研发项目建设、轻资产项目落地、科研机构和团队登记办理、办公用房、人才认定、奖补、人才公寓等方面,采取“一口受理、条线推进、主动服务、无事不扰”的方式,全方位服务省科学院生态圈建设。

  2023年,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同步启动“一基金三基地”建设,共同设立成果转化子基金,在中原科技城建设研发基地、中试基地、转化基地,为省科学院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