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河南探索丨中原学诞生记③:中原学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 2023年02月01日 11:00
  • 来源:大河网
  • 责任编辑:李新贺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核心内涵,是中国叙事体系建构的基础。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理应成为我们河南社科人的责任担当和学术自觉。

  我们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方面有哪些创新,取得了哪些成就?大河网学术中原将聚焦这一主题,推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河南探索》专栏。第一期,聚焦中原学的研究。

  中原学的价值意义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从推进中原文化研究来看,中原学是深化拓展中原文化研究,推动中原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构建河南文化高地的理论支撑;二是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来看,中原学是提升中原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立具有中原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方面;三是从构建思想体系来看,中原学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积极参与中华民族第八次思想重构,努力做中国学术创造者、世界学术贡献者的探索和尝试。

  (一)中原学的现实意义

  1.从政治层面看,构建中原学,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践行“培根铸魂”职责使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原担当。

  哲学社会科学是“耕耘思想”的大事业。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历史证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是思想创造、理论创新、学术繁荣的机遇期,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出成果、出大家、出名师、出人才的最佳时期。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摆在重要位置,多次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重要讲话,鲜明地提出了社科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以明德引领社会;提出了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命题;提出了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战略任务。中部大省河南,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破题”?如何谱写新时代河南哲学社会科学和中原文化绚丽多彩的新篇章?如何更好地肩负起“培根铸魂”的职责使命,这是时代之问,也是政治要求。

  中原学站在文化发展哲学的高度,紧紧围绕“构建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根本问题,立足河南实际、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弘扬中原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参与中华民族的第八次思想重构,着力打造与中国“强起来”相一致、与“出彩河南”相适应的新时代河南哲学社会科学,在回答时代之问、落实总书记要求上创造性地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学术探索,体现了河南社科界的政治站位、理论自觉、学术志向和行动担当。

  2.从文化层面看,构建中原学,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中原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区域文化软实力是区域文化凝聚力、吸引力、辐射力、影响力的集中表现。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不仅可以推进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而且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地处中原的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提升中原区域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不仅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强大支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文化强省是文化发展的综合目标,既需要思想支撑和道德支撑,又需要文化事业支撑和文化产业支撑。从我省的现实基础和发展实践来看,当前最重要的是打造思想道德高地、文艺发展高地、文化产业高地。其中,首要关键是打造思想道德高地。如果没有思想道德高地建设,文化高地就缺乏坚实的思想支撑、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正确的价值引领。从研究的基本内容来看,中原学通过对中原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原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为打造思想道德高地凝聚思想智慧,注入文化基因,提供精神支撑和道德资源。从研究的主要任务来看,中原学就是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原文化加以分析、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中原文化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中传承发展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中原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从实践层面看,构建中原学,是整合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加快建立中原新型智库,提升中原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基础。

  治国理政,形式上是权力的行使和支配,实质上是思想的引领和指导。智库是思想的专职生产者,它开发、包装和推广的思想产品,充分体现了文化对政府决策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

  在建设现代化河南新征程上,河南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开拓河南发展新境界,必须提升中原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立具有中原特色的新型智库。实事求是地说,河南是社科大省,但还不是社科强省。河南历史上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有不少大家、名家,但当代还缺乏具有时代影响力的思想大师。尽管现在河南有中原法学家群、中原经济学家群,还有庞大的中原人文学者群,但是我们握指成拳、合力致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因此,要在全国范围内提高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就要首先推出学术团队,重点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学者群,通过团队建设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从应用角度看,中原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着力打造聚合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的开放平台,打造“中原学者群”,通过团队力量致力于解决中原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最前沿的现实问题,推出更多高质量成果,更好影响决策、服务发展。

  (二)中原学的重要价值

  1.中原层面:对中原历史文化的学科化、创新化研究。

  如前所述,中原历史文化研究还存在碎片化、分散性的特点,还缺乏创新文化、现代文化的研究。我们说中原学是五方之学,就是要把中原历史文化研究的旗帜插在高地上,重新引领和凝聚起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形成合力,实现中原历史文化研究新的突破。

  中原学的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打破学科界限、区域界限、门类界限,对中原历史文化进行整体的、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实现中原历史文化的学科化、学术化、体系化、规范化的集成,从而系统总结和梳理中原发展的历史进程,探索中原发展的规律,解读中原发展密码;二是着眼未来、立足当下、反观历史,实现中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中原文化进行创新性研究。

  可以说,“中原学”的提出既是对20世纪以来中原历史文化研究的总结和继承,同时也是将中原历史文化研究推向深入和高峰的必由之路,“是在中原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标志着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进入科学的学科建设新阶段。简言之,从中原历史文化研究到中原学的提出是质的提升和变革。

  2.国家层面:参与重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伟大的思想孕育于伟大的时代。我们主要从梳理回顾我国主流思想发展脉络的角度来把握中原学在建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和价值所在。从我国主流思想发展史来看,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诸子百家时期。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主要有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流派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其中有影响的是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庄,主张应物变化、依道生法、因俗简礼、兼容并包;墨家创始人是墨子,代表平民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儒家代表是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法家集大成者是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这一时期,百家争鸣、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

  二是儒家占主导地位时期。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上起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具体历程如下:创立(孔子:仁、礼;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遭受打击(焚书坑儒)→确立正统地位(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独尊儒术)→挑战中发展(佛道盛行,三教合一)→发展成熟(程朱理学、阳明心学)→批判与继承(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否定权威、反专制)。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近代中国由于社会性质的转变,传统的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五四时期,如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德先生和赛先生(科学、民主)的关系,成为时代主题。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近代西方先进思想的推动下,高喊“科学和民主”“打倒孔家店”,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摧毁。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四是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为了彻底肃清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左”倾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的严重危害,从1941年5月到1945年4月我们党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开展整风运动。其重大意义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五是新时代。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和思想的时代,如何进行思想重构、理论重构的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一方面,要适应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愈显重要。当下的重要任务是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有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协进,自觉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

  另一方面,适应社会的快速转型,探索与培育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愈显迫切。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在急速转型的经济关系中发生嬗变,在价值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在道德领域呈现混乱迷茫态势。当前,亟须结合时代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当下社会人文精神的培育,探索现代社会的精神走向,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原学的使命和价值,就是要深挖中原文化中的思想养分,为构建新时代价值体系和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提供智慧和方案。

  3.世界层面: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当下,西方已经历了现代化,走向了后现代,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病日益暴露和凸显。人们的精神和心理扭曲,人和人、人和物的关系异化,成为困扰人类精神健康的难题;人对自然无休止的掠夺,国家与国家冲突的不断升级,导致恐怖主义、贫困差距、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等问题不断,威胁着整个人类的安全、生存和发展。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深层的原因是文化危机。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重要演讲中指出:“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的宣言中呼吁西方世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2013年08月28日,中华国学论坛首次在香港举办,提出: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解决当今全球问题的大智慧,为世界难题解决提供了东方智慧。要解决21世纪的社会问题,需要中国孔孟学说。

  中华文化不仅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而且蕴含着解决当今全球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比如,从个体人的发展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心合一”思想,为调节自我身心矛盾、解决身心安顿问题提供思想资源;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人我合一”观念,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矛盾提供参考和借鉴;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天人合一”观念,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生态危机问题提供基本的遵循;从国家与国家关系来看,“尚中贵和”理念为处理当今世界复杂的国际关系、建设和谐世界提供有益理论支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