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河南新闻1月15日电(杨大勇 阚力)随着河南对外开放合作的不断加强,为满足河南日益多元化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河南省十三届政协委员刘洋在正召开的河南两会上向记者表示,加强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年来,河南省律师队伍日益壮大,律师制度日益完善,业务领域日渐扩展,为促进河南省对外开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洋介绍,河南省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依旧存在总量偏小、质量不高、经验不足等问题,还不能适应河南省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以及日益多元化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
刘洋建议,实施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国际法学科教学质量,特别是要提高国际法教学的中国意识和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关注度;扩大国际法学科的容量,增加新兴交叉学科;鼓励各高校完善“国内+国际”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机制,为更多的优秀的国际法专业学生“走出去”创造良好条件。提升高校在涉外实务中的参与度,组织更多的高校教师到涉外法治实践部门挂职锻炼,引进涉外法治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人才加入教学队伍。
在健全涉外法律服务高端人才培养方面,刘洋建议,完善人才库律师的涉外专业培训与交流,结合河南省和全国经济发展对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跨国企业并购、跨境争议解决、知识产权保护、海外投资等领域进行重点培训。加强律师等专业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加大我省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涉外法律服务高端人才。
此外,刘洋还建议,发挥香港优势合作建设涉外律师队伍,制定政策,鼓励河南省实习律师到香港实习,确保河南本地认可这段实习期地有效性。可以争取举办香港法律服务论坛,以“香江携手中原,拓展全球商机”为主题,聚焦河南自贸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讨论加强自贸区营商环境的法律因素,探讨河南企业在进行商贸投资和发展海外市场时,建立完善跨境业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不同问题,同时可以起到向香港和世界宣传河南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