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商船 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

  • 2022年09月05日 09:27
  • 来源:华西都市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商船 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

  南宋,泉州。一艘满载精美瓷器、纸张、铁器、漆器、金银、麝香等货物的商船,从泉州港出发。它的目标是经印尼、印度,通往阿拉伯地区,再从当地运回香料、药材、犀角、珠玉等。但当船驶到广东台山、阳江海域时,风浪袭来,船沉没了。

  就这样,这艘载满了很多人希望和精美瓷器的船,在海底静静沉寂了800多年。

  1987年,这艘沉没于海底的南宋商船被勘探发现。经过中国水下考古人的多年攻坚克难,于2007年被创造性地使用“一次性放置沉箱”技术整体打捞出水,并被运送移置到岸上(专门修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进行考古发掘,震动国内外。这艘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被命名为“南海1号”。

  日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考古中国”报道组记者采访了全程参与“南海1号”打捞工作和考古研究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一窥沉船秘密。

  18万件(套)瓷器

  揭示宋代南海贸易盛况

  “南海1号”是宋元时期典型的大商船,完整长度约30-35米,装有三四百吨货物。考古发掘瓷器18万件(套),另外还有几万枚铜钱,以及金银、漆器、朱砂和丝绸等。其中,发现的瓷器包括江西景德镇青白瓷器、浙江龙泉青釉和青黄釉瓷器、福建德化青白瓷器、闽清义窑青白瓷器、磁灶窑黑釉和绿釉瓷器等。从出水瓷器的数量、种类来看,福建窑口的瓷器数量最多,龙泉窑、景德镇窑的瓷器也不在少数,揭示了宋代南海贸易的繁盛景况。

  同时,“南海1号”也反映出宋代生产技术水平、生活细节、文化艺术与先进科学技术水平,为研究造船史、陶瓷史、航海技术、宋代手工业水平等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并且它的沉没地点位于“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航海史、中西交流史等都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在《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一书的《南海1号:一艘价值连城的沉船,一段尘封海底的历史》篇章中,崔勇详细介绍了这艘沉船的方方面面。

  在介绍“南海1号”出水瓷器时,崔勇说:“瓷器的普遍流行,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也对国外的社会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在中国瓷器输入前,许多国家和地区使用的是陶器、竹木器、金属器皿,甚至还有用叶子盛食物。中国瓷器进入当地后,为他们提供了精美和实用的器皿,那种原始的生活方式才得以慢慢改变。”

  除了瓷器,“南海1号”还出水了大量金银器:金饰品181件(套),总重量超过2449克,主要器形包括腰带、项链、戒指、手镯、耳环等。

  崔勇在文中透露,考古人员发现,这些金银器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加工得很好,但很多都是半成品。比如戒指的戒面留了一个镶宝石的位置,大的有1平方厘米,扣宝石的扣都设计好了,但没有镶嵌宝石,并且这样的饰品不是个例。据介绍,宋代很多商船先将半成品首饰运到斯里兰卡加工,然后再运至阿拉伯地区。“南海1号”也被认为走的是这条路线。这样的信息,无疑可以帮助我们对海上丝绸之路有更多的认知。

  考古发掘年内结束

  但保护和研究将持续多年

  海航途中,“南海1号”遇到了什么?为什么沉没?崔勇和他的同事发现了一个可能有助于解释它沉没的原因:一般货船会采用“上轻下重的不倒翁”方式防止倾覆,但“南海1号”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上重下轻”的堆货方式,以更好地保障瓷器,但这样一来,翻船的风险增大,这或许是其倾覆在大海中的危险之源。

  1987年,发现“南海1号”以后,如何打捞并开展考古工作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还没有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当务之急是马上组建一支水下考古队伍。就这样,我国有了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当时年轻力壮的崔勇正是其中一员。

  如今30多年过去,崔勇也临近退休。作为中国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他很庆幸自己职业生涯一开始就遇见了“南海1号”,并与这艘传奇沉船打了30多年的交道。

  自2007年打捞出水后,经过十多年的细致发掘考察,“南海1号”的考古工作已近尾声,“从目前看来,考古发掘工作会在今年内结束,但是保护工作还会持续很多年。”崔勇说,“南海1号”是一个文物宝藏,“有太多的子课题可以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消化史料,才对得起这艘船为我们留下来的信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