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许为钢:小麦育种40年 只愿“中国碗”盛“中国粮”

  • 2022年07月21日 16:05
  • 来源:中国新闻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我国小麦连年丰收,与优良的种子密不可分,一代代小麦种子祛弱存优、迭代升级,凝聚了无数育种人的心血。许为钢(上图)正是我国小麦育种人的杰出代表。

  许为钢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河南省无党派代表人士。他从事小麦育种40年,和团队育成的小麦品种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5亿亩,为“中国碗”盛“中国粮”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带领团队培育的“郑麦9023”促进了主产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大面积应用,“郑麦7698”带动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亩产迈上700公斤的台阶,“郑麦1860”解决了节肥与高产、优质特性同步改良的难题,产量水平跨上了亩产800公斤……每一步都精准击中了我国小麦产业发展中的“痛点”。

  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许为钢经历过凭粮票购买粮食的定量供应时期,深知中国人吃饱肚子有多么不容易。他说,让国人吃饱饭、吃好饭,是他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毕生追求。

  小麦育种过程漫长而艰辛。一个品种从选育到大面积应用,短需8年,长则10余年。经过几代育种人的努力,我国的小麦产量已从20世纪80年代亩产350公斤“不得了”,提升到现在的亩产800公斤也“时可见到”,中国土地上种植的小麦已完全是国产种子。我国小麦的品质也赶超发达国家,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无论是蒸馒头、包饺子,还是烤面包、做饼干,从“吃饱”到“吃好”,国人在吃饭问题上有了更多选择。

  许为钢介绍,如今我国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已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在某些方面甚至领先;在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上,已实现种源自主。但要把饭碗长续永久地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国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

  他举例,比如基因编辑的底盘技术、比如某些优异基因的知识产权等,我国还需要不断创新,去发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异基因,牢牢掌握育种新技术。

  2021年9月,河南神农种业实验室揭牌,其作用正是打造黄淮麦区新的、高起点的作物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实现在作物遗传育种方面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作为神农种业实验室小麦领域首席科学家,许为钢表示,以前我们河南省在小麦遗传育种上取得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领域,现在需要突破迈向理论研究,“这是神农种业实验室的使命。”

  在“下功夫搞基础研究”的使命下,许为钢感觉肩头的责任更大了。从理论研究、支撑品种选育的重大技术研究、材料创新等方面,谋划小麦遗传育种学科的研究方向,将成为他的重点工作之一。

本报记者 韩章云/文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