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新时代统战工作巡礼丨同行有你 豫来豫好

  • 2022年07月21日 09:37
  • 来源:中国新闻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凝心聚力助脱贫

  近年来,河南广泛凝聚全省统一战线智慧和力量聚焦脱贫攻坚,涌现出一大批在基层挥洒青春和汗水、在精准扶贫中展现社会担当的典型人物和集体。他们就像火苗,点燃了贫困地区群众奋力奔小康的热情。

  2012年,国家级贫困县洛宁县被确定为全省统一战线“同心”实践行动基地。多年来,全省统一战线在这里编织扶贫“一张网”,拧成扶贫“一股劲”,鼎力助推洛宁县打好脱贫攻坚战。全省统一战线先后累计协调各帮扶单位政策性资金10.43亿元人民币,捐款捐物合计1.536亿元,开展培训8400余人次,协调签约项目43个,金额105.41亿元。2019年5月,洛宁县成功脱贫摘帽。

2022年2月23日,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东伟(左二)等领导为河南欧美同学会郑州海创中心揭牌。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供图
2022年2月23日,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东伟(左二)等领导为河南欧美同学会郑州海创中心揭牌。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供图

  其间,由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牵头,建立21个单位为成员单位、22个省直厅局为支持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条块结合、统分结合的工作架构和分包机制,选派4名处级干部到洛宁挂职。2014年10月,河南统一战线“同心”实践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2021年3月,省委统战部驻村工作队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成绩的背后,是一批又一批统战系统驻村干部牢记使命、扎根基层,苦干实干、无怨无悔的付出与奉献。这其中,有将昔日的涣散村打造成洛阳市“文明村”的省委统战部驻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第一书记仇培建,有把贫困户疾苦时刻放在心上的洛宁县委统战部驻洛宁县凡东南村工作队队长雷青民,有一身土、一身汗、一脚泥,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幸福指数”的洛阳市委统战部驻洛宁县东宋镇郭村第一书记童红涛,还有新密市委统战部驻袁庄乡袁庄村第一书记钱靖元、安阳市委统战部驻内黄县西梧桐村第一书记陈贵森、安阳市委统战部驻白璧镇西邵科村第一书记张宇宁等,他们在最美的年华把一腔热血浇洒在脱贫攻坚这片土地上,用实际行动、扎实成效诠释了统战干部的过硬作风。

  自2016年8月开始,河南省委统战部组织民革、民盟、民建、九三学社、农工党、民进、致公党7个民主党派省委会分别对口省内7个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辖市,在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均成立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计划,组建专家团队,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五年来,各民主党派省委会聚焦脱贫攻坚的“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瞄准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进行多层级、立体式、跟踪性调研,助力攻克脱贫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推动扶贫政策落地见效。先后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专项调研351次,覆盖241个县(市、区)、1658个村,715条意见建议被地方党委、政府采纳,有力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展现了民主党派服务中心大局的责任担当。

本报记者 赵晖 刘鹏/文

 2020年2月9日,河南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集结出发,支援武汉抗疫。本报记者 韩章云 摄
2020年2月9日,河南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集结出发,支援武汉抗疫。本报记者 韩章云 摄

  “疫”路同行共“战”疫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到如今疫情多轮反复,千千万万抗疫一线身影中,有众多统一战线成员。他们肩扛责任与使命,用义无反顾的牺牲奉献精神,汇聚起战“疫”磅礴力量,组成“疫”路同行“河南群像”。

  在2020年初湖北省的那场战“疫”中,民建会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周正任河南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大年初二,他放弃与家人的团聚,逆行前往武汉。带着未知的恐惧,他和136名队友在武汉市第四人民医院并肩战斗两个月,收治231名患者,治愈出院213人。

  九三学社社员、河南省中医院副院长郑福增,任第三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河南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领队、江夏方舱医院副院长。他在武汉奋战30天,带领团队共收治106名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当时58岁的他本可以不去武汉,但他向人解释,“我是主动来的,这是我的良知与责任,无关英雄主义,本性使然。”

  农工党党员、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二病区主任杨秋敏,也是一名55岁的“高龄”逆行者,任河南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在黄陂方舱医院,他独特的“话疗”方案,为很多患者缓解了焦虑甚至绝望的负面情绪。聊天、倾听、互动、安慰,竭尽所能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休舱,共出院177人,转院48人。

  同一时期,全省各级工商联、商会组织及广大民营企业也迅速行动,出人出力出物资,在支援抗疫中彰显社会责任担当。一批侨(属)资企业也主动作为,三秋醋业、金凤牧业、豫坡集团等纷纷捐款捐物,为抗疫贡献侨界力量。

  时至今日,统一战线力量仍坚守、奋战在抗疫最需要的地方。今年4月,在河南省援沪医疗队驻地,河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杜旭召,农工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支部主委董永书、委员王新义,民盟河南中医药大学总支主委辛凯,民革党员张国胜等成立“统一战线援沪组织小分队”,在“防、治、控”方面达到协调统一,发挥最大力量助上海抗疫。

  两年多来,河南统战成员“疫”路同行,在抗疫一线擘画最大同心圆。5600余名民主党派成员直接奋战在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一线,7名统战成员被评为全国抗疫先进个人,3名民营企业家被评为全国抗疫民营经济先进个人,统一战线捐款捐物超47亿元。

本报记者 赵晖 阚力/文

  

  社会服务暖人心

  近年来,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坚持寓监督于帮扶之中,寓帮扶于监督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一党派一品牌”社会服务活动,结出了累累硕果,温暖了群众之心。

  民革河南省委会以“博爱·牵手”活动为契机,主动融入精准扶贫之中,在定点帮扶地开展“冬季校园温暖行送温暖包”等行动。五年来,全省民革党员累计捐款捐物8000余万元,打造了一批具有民革特色的帮扶品牌。

  民盟河南省委会制定《盟动中原——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开展教育、医疗、文化、法律、科技、产业、对口、公益等八大专项扶贫行动。在中央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开展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活动中,荣获“社会服务优秀成果”。“天使工程”医疗扶贫项目为县乡医院提质升级节约资金1.4亿元,在贫困地区援建民盟烛光学校20余所,“大爱工程”捐赠各类教育资源8000余万元。

  民建河南省委会利用自身优势,实施“思源工程”,深入一线走访,形成切实可行的调研成果,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开展思源救护活动,为医疗资源薄弱地区捐赠救护车110余辆。实施“思源佑华教育移民班”公益慈善项目,累计投入900万元,资助1500名学生。疫情期间积极协调产销对接,服务复工复产,累计捐赠物资价值1.1亿元。

  本着“救助一个人,解脱一群人,脱贫一家人”的理念,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会做实“同心康福”系列行动,成立“河南省上上公益基金会”“河南省华夏德门慈善基金会”等,开展就医、就学、就业等帮扶活动,打造“7年7000万、7个同心工程”。在博士服务“一站五团”产业提升帮扶中,开展项目合作55项,引进转化科技成果25项,建成11个项目产业基地,带贫581户2620人。

  农工党河南省委会开展“助力健康绿色行动”,在贫困县开展“万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村贫困家庭诊疗康复服务行动”“十万名贫困县农村人口健康教育行动”“万名贫困县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万户贫困家庭享受精准健康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民主监督行动”,一百多个基层组织、千余名党员专家参与,10余万群众受益。

  民进河南省委会开展“开明行动”,五年累计投入60余万元,培训8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捐赠30余所“开明书屋”,1.5万名学生受益,其他各类教育捐赠总价值超100万元,为隔断贫困代际传递贡献了力量。

  致公党河南省委会开展“致福同行”,监督与帮扶相结合,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实施技能培训,捐赠“致公书屋”等,做好各项社会服务工作。

本报记者 杨大勇/文

  于“双创”中践初心

  离网式污水处理设备助力乡村清水长流、类人双手智能精密装配提供更智能的生产解决方案、UWB(超宽带)高精度定位技术提供厘米级精度的定位技术服务……近年来,河南省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积极投身“双创”实践,以丰硕的科创成果践行留学报国初心,为现代化河南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2018年以来,河南欧美同学会与河南省科技厅等单位联合举办第七届至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赛事活动,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汇聚了一大批优质项目。

  在2020年欧美同学会首届“双创”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河南欧美同学会会员、河南芮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昭的参赛项目“离网式污水处理智慧解决方案”荣获一等奖。和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相比,离网式污水处理在人口密度低的农村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有效解决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建设费用不足、运维资金缺乏的问题。

  总结自己的创业经验,王文昭感慨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国内广阔的市场让我们的理念和技术得到实践和应用,并创造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作为留学归国人员能够以这种方式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我很幸运。”

  河南欧美同学会会员林杰作为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近年来致力于“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组建研发团队,聚焦减速机等核心零组件开展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在国内率先研发出技术领先、国际竞争力强、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关节模组”系列产品。目前,该公司研发的高端智能代步车已正式投产,有效填补了国内高端代步车市场空白。

  如今,中原动力已吸引包括国内一流高校博士、留学归国人员、外籍留华博士及知名高校教授在内的50余名高层次人才加入科研创新团队,人才集聚效应逐步凸显,科技创新能力日渐提升。

  为引导留学人员服务河南“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2022年2月,河南欧美同学会设立的郑州海归创新创业中心正式揭牌运营。该中心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入驻的海归初创企业提供企业注册、项目孵化、技术转化、金融支持等一站式服务,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团队、集聚更多创新要素、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搭建平台、拓宽渠道。目前郑州海创中心已与5家创投机构、10家高新企业确立了合作关系。

本报记者 赵晖 实习生 宋云慧/文

  40年育种志不渝

  我国小麦连年丰收,与优良的种子密不可分,一代代小麦种子祛弱存优、迭代升级,凝聚了无数育种人的心血。许为钢(上图)正是我国小麦育种人的杰出代表。

  许为钢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河南省无党派代表人士。他从事小麦育种40年,和团队育成的小麦品种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5亿亩,为“中国碗”盛“中国粮”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带领团队培育的“郑麦9023”促进了主产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大面积应用,“郑麦7698”带动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亩产迈上700公斤的台阶,“郑麦1860”解决了节肥与高产、优质特性同步改良的难题,产量水平跨上了亩产800公斤……每一步都精准击中了我国小麦产业发展中的“痛点”。

  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许为钢经历过凭粮票购买粮食的定量供应时期,深知中国人吃饱肚子有多么不容易。他说,让国人吃饱饭、吃好饭,是他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毕生追求。

  小麦育种过程漫长而艰辛。一个品种从选育到大面积应用,短需8年,长则10余年。经过几代育种人的努力,我国的小麦产量已从20世纪80年代亩产350公斤“不得了”,提升到现在的亩产800公斤也“时可见到”,中国土地上种植的小麦已完全是国产种子。我国小麦的品质也赶超发达国家,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无论是蒸馒头、包饺子,还是烤面包、做饼干,从“吃饱”到“吃好”,国人在吃饭问题上有了更多选择。

  许为钢介绍,如今我国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已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在某些方面甚至领先;在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上,已实现种源自主。但要把饭碗长续永久地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国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

  他举例,比如基因编辑的底盘技术、比如某些优异基因的知识产权等,我国还需要不断创新,去发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异基因,牢牢掌握育种新技术。

  2021年9月,河南神农种业实验室揭牌,其作用正是打造黄淮麦区新的、高起点的作物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实现在作物遗传育种方面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作为神农种业实验室小麦领域首席科学家,许为钢表示,以前我们河南省在小麦遗传育种上取得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领域,现在需要突破迈向理论研究,“这是神农种业实验室的使命。”

  在“下功夫搞基础研究”的使命下,许为钢感觉肩头的责任更大了。从理论研究、支撑品种选育的重大技术研究、材料创新等方面,谋划小麦遗传育种学科的研究方向,将成为他的重点工作之一。

本报记者 韩章云/文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