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香港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头条 > 正文 >

张清华:杰出的诗歌源于诗人内在的修为与境界

  • 2022年04月28日 16:15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王宇

张清华 图片由本人提供
张清华      图片由本人提供

  中新网河南新闻4月28日电  题:张清华:杰出的诗歌源于诗人内在的修为与境界

  作者 宋云慧

  谈到唐诗,人们脑海里便会不自觉浮现出李白、杜甫的名字,说起李杜二人,也自会想到“诗仙”“诗圣”的尊称。为何杜甫被誉为“诗圣”?又为何李杜二人一“仙”一“圣”?以唐诗为代表的汉语诗歌如何走向世界?

  将目光聚焦到杜甫的故乡河南巩义,此时第八届杜甫国际诗歌周已经拉开帷幕,诗人、专家学者等共襄诗歌盛举。值此之际,带着这些疑问,中新网记者专访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他对此有独到的见解。

  杜甫被誉为“诗圣”,在于他通达、有信念

  张清华表示,杜甫早已被先人誉为“诗圣”,这是说他已然成为了诗人中的圣人,或者是有圣人气度与胸襟的诗人。

  那么,何为圣?张清华解释,《尚书·洪范》中说“睿作圣”,《说文》中说,“圣,通也”。后人的解释一般都是“通达”“睿智”“于事无不通,谓之圣”。除此之外,“圣”的繁体写法是“耳”加“口”,底下为“王”,也有解释说“圣为形声字,从耳,呈声”。“这些解释加起来,我们大概可以理解为什么杜甫为诗圣,因为他通达,同时又有信念。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他什么都想明白了。”

  张清华进一步解释,通达即杜甫诗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包含的境界。“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我既可以终老于此,早已心如止水;也可以马上就走,立刻心潮澎湃。这一动一静,两个境界,完全判若两人,相去霄壤,但在他这里居然可以‘自由转换’。只有杜甫才能有这样的境界。”

  杜甫一生堪称坎坷,但是坚持了一种儒家所推崇的文化人格,即“修齐治平”的理想。张清华认为,杜甫是一个从诗歌中就能够看出其修为的诗人。例如杜甫对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赞誉、《秋兴八首》中蕴含的深远情怀以及对生命的理解。

  “诗圣”崇儒,“诗仙”崇道

  在张清华看来,杰出的诗歌都首先是源于诗人内在的修为与境界。儒家思想是杜甫内在人格的基本支持,所以他才成为“诗圣”。而李白被称作“诗仙”,是因为李白崇尚更多的是道家人格,是“出世情怀”,是访道求仙的六朝诗歌传统。

  儒家文化渐渐成为中国古代“士”这一阶层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因为它主张积极进取,以天下为己任。张清华说,杜甫正是在该思想的长期浸润下,才有了他的天下情怀。

  “没有杜甫这样作为精神范型的诗人,就很难有宋人所说的理想人格。”张清华举例,如范仲淹所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又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想,范仲淹和张载在说这些话时候,他们内心泛起的形象,应该首先就是屈原、杜甫这样的诗人,所谓仁人志士。否则这样的话语就真的成为了‘大话’。”

  因此,张清华认为,正是有了这样的修为与境界,杜甫的诗有了强烈的“忧国情怀”、有了“自我修为”的人格境界、还有了关怀底层的 “人民性”。也正是因为他崇高的思想修为与境界,所以他的诗才有了“沉郁顿挫”的风格与感人至深的意境。两者互为承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体。

  汉语诗歌走向世界,当务之急是高质量翻译

  谈及如何扩大汉语诗歌在全球的影响力,张清华直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认为,汉语诗歌的影响力问题是一个文化认同的复杂问题。

  张清华表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认同度,过去仅限于东亚地区,是汉语与儒家文化的辐射圈。而今随着国力的增强,影响力自然会逐渐扩大。但是文化对于人的濡染和影响,属于润物无声,不能强加于人。所以不能着急用“输出”的方式,应该以文学自身的影响,再加上文化的铺助,慢慢使其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与认同。

  “当务之急是好的翻译,一个好的翻译的作用,与原创的作用是一样的,相信只要有高质量的翻译,杜甫的诗歌一定能够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张清华说。(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