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河南新闻4月27日电 题:魏鹏举:打造杜甫文化品牌必须守正创新
作者 王宇
“杜甫的文化品牌有两个方面,一是杜甫本人,另一个是他的诗。打造杜甫文化品牌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第八届杜甫国际诗歌周开幕之际,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就如何打造杜甫文化品牌发表看法。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网河南:如何推动杜甫IP在新媒体时代的接受与传播?
魏鹏举:所谓杜甫IP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杜甫的诗歌,实际上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更看重的是这个部分。他的作品影响了整个宋代,乃至后世中国诗歌文学的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巩义举办杜甫诗歌节,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些诗歌做更好地传播、推广与阐释。
杜甫IP的另外一方面就是杜甫本身。杜甫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代表性的诗人,我觉得新媒体对他的推广还是要坚持守正创新,这是一个大原则。守正就是要尊重历史,要回到杜甫他的特定的历史处境中去。另外,也可以用一些和现代生活贴近的方式进行创新。
中新网河南:目前成都对杜甫IP的塑造特别多,有哪些是值得借鉴的?
魏鹏举:这个还是要看渊源。从整个文学史意义上来看,杜甫在成都的这段家园生活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很深的渊源。大概到了晚唐时期,专门有人给他重修了草堂,也就是现在的杜甫草堂。到了宋代,整个朝代的诗歌都是在学习杜甫,杜甫草堂实际上就成了一个地标。
另一个方面,成都很早就把建设文化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中心,也已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代表性城市。现在来看,巩义作为杜甫的出生地缺少一些叠加,从文化声量来看,和成都不是一个量级的。但是,如果整个河南大力主推或者郑州主推,或许能达到一定的量产。
还有一个所谓的社会影响,这个当地政府应该加以重视,一方面需要社会舆论的参与,另一个方面需要文化艺术界的多元共享。
中新网河南:打造历史人物IP应注意些什么?
魏鹏举:我建议你们不要老使用IP这个词,很怪异。IP其实就是文化品牌,你要打造杜甫的文化品牌,很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守正,守正指的还是要正本清源,要真正去挖掘梳理杜甫诗歌的历史意义,要放在一个大背景下来塑造它的品牌,要回到那个历史,回到初心原生态的地方。
另外,还要调动更广泛的、多元的社会参与。从文化品牌的挖掘来看,从现在传播来看,例如像《成都》这样的流行音乐,它的传播效果就非常很好。
中新网河南:前几年关于“杜甫很忙”的系列恶搞在网络上很流行,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待?
魏鹏举:正如刚才我所说,如果从守正创新的角度来看这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值得鼓励的。它用一种涂鸦的方式,主要与青少年文化形成了非常好的契合,也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但是如果从守正的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涂鸦其实缺乏了核心实质性的东西,那就是对杜甫精神本身的理解和传承,没有真正触及杜甫的诗人情怀和诗歌价值,从某种意义也说明我们缺失了相关方面的的教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