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占春 阚力 摄
中新网河南新闻4月25日电(记者 李超庆 阚力)近日,在“让世界聆听杜甫——第八届杜甫国际诗歌周”开幕之际,鲁迅文学奖评委、河南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耿占春在接受了中新网专访。
杜甫是中国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影响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在8世纪,欧洲或许还没有迎来英雄史诗的时代,但在东方,已经出现了非常有个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这在世界上,确实是独树一帜。”耿占春说。
在耿占春看来,杜甫的诗歌放在现在而言,依然具有现代意义。
“就杜甫的诗歌脉络来看,他书写的是一个时代,他以史入诗,他的诗歌堪称诗史。你看,如今我们还在强调,文学表现时代,诗歌书写时代,而最自觉书写时代的人,就是杜甫。”耿占春说。
近些年,通过阅读现代诗人的作品,耿占春发现,时至今日杜甫对现代诗人仍然有着深远影响。
耿占春认为,我们通常认为诗人就是书写自己,但是其实现代诗里边,尤其最近一些年也能够看到很多人开始关注现实,能够把正在发生的事件事情写入诗歌,或者以这样一些事件为主题写成现代诗,杜甫肯定是现代诗人的一个榜样,也就是说由于他的探索,使貌似那些非诗的,不是人们浪漫主义地说诗和远方的那个东西,而是把我们身边发生的生活世界的事情写成现代诗,其实这是杜甫对很多诗人的影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