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推广 > 正文 >

【妇幼风华】黄华:生命起点上的“刀尖舞者”

  • 2025年09月08日 15:23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手术室里,有一位医生常年与3mm腔镜器械为伴。面对最娇嫩的生命,这位新生儿外科专家始终站在生命最初的战场上,用精湛的技术为无数脆弱的小生命点亮希望之光。

  他是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外科主任医师黄华,一位用二十余年坚守诠释“生命托付”重量的医者。

图为黄华在手术中。
图为黄华在手术中。

  从“手抖”到“手稳”:敬畏是医者的初心

  “医生,从来不是一份普通的职业,而是生命的托付。”研究生时期,导师陈琦的这句话成了黄华从医路上的“灯塔”。

  黄华回忆起做主治医师第三年的时候,第一次独立主刀做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场景。“手术台上的小生命那么脆弱,手术刀仿佛有千斤重,手指控制不住地微微发抖,直到手术开始才逐渐稳定下来。”正是那场手术激起了他对生命的敬畏,让他以后丝毫不敢懈怠。

  在做住院医、主治医的那些年,他像海绵吸水般积累知识:手术室里站十几个小时观摩学习,病房床旁细致入微地观察患儿体征,门诊中耐心倾听家长的每一句担忧;回到办公室,他反复推敲手术录像,对着病例资料复盘到深夜;为了练熟腹腔镜操作,他自购训练模拟器,一遍遍练习打结、分离、缝合,直到手指僵硬仍不罢休。

  “从‘手抖’到‘手稳’,不是技巧的简单提升,是对‘生命至上’的深刻领悟。”黄华说。

  没有捷径,唯有苦功:把“功夫”刻进指尖

  “从简单到复杂,每一步都得踩实。”黄华常对团队说,“医学之路从无捷径,患儿的身体经不起试错,我们的每一项技术突破,都必须建立在千锤百炼的基础上。”

  在他的带领下,新生儿外科团队率先在院内开展小儿腹腔镜手术,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梅克尔憩室等常见疾病起步,逐步攻克先天性巨结肠、胆总管囊肿等复杂病症。

  为了掌握新生儿微创手术的精髓,黄华曾连续数周泡在手术室,记录不同患儿的解剖特点;为了优化缝合手法,他在模拟器上练习到指尖起茧;遇到疑难病例,他带着团队逐帧分析影像资料,组织多学科会诊到凌晨。

  “枯燥吗?肯定的。但想到能让孩子少受点罪,就觉得值。”正是这份“甘坐冷板凳”的坚持,让黄华及其团队的技术日益精湛,为后来的微创革新筑牢了根基。

  从“跌倒”到“站起”:行医路上的成长课

  行医路上,黄华也经历过挫折与挑战。“那些‘至暗时刻’,我常常彻夜难眠。”他坦言,“会反复问自己:技术盲点在哪里?决策流程够严密吗?和家属沟通足够充分吗?团队协作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但他从未被击垮。每次“跌倒”后,他都带着团队深挖问题根源,完善诊疗流程,优化医患沟通方式。

  “经历过波折,让我们更理解生命的复杂性。”如今,面对疑难病例,黄华带领团队展现出的不仅是技术实力,更是从丰富临床经验中沉淀而得的成熟和从容。

  敢啃“硬骨头”:在微创领域开辟新路径

  “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尤其是新生儿,操作空间小、组织娇嫩、容错率几乎为零。”深知传统开放手术对患儿的创伤,黄华将目光投向了难度更高的腔镜微创技术。

  这条路上,挑战无处不在。他带领团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多次外出进修,把先进技术“引进来”再“本土化”;为了精准操作3毫米、5毫米的腔镜器械,他们在实验室反复模拟。

  十年前,团队独立开展胸腔镜下先天性食管闭锁成形术;三年前,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胆道闭锁葛西手术;2024年,创新性开展“Kareem手术矫治新生儿及小儿肠旋转不良”,相关经验发表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等权威期刊;2025年,又攻克短肠综合征术后肠管延长术……

  “一台成功的手术,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功劳。”黄华常把团队比作“生命方舟”,称他只是其中的一名水手。在他的带动下,团队形成了“无缝协作”的传统:术前多学科会诊,术中实时沟通,术后共同随访。

  从医二十余年,黄华始终记得入行时的初心。他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带他们上手术台,陪他们分析病例,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他常对年轻医生说:“医学之路漫长又艰辛,但每当看到患儿康复后露出笑容,所有的苦都成了甜。”

  如今,这位“刀尖舞者”依然奋战在临床一线。他说:“守护生命起点,是责任,更是幸福。只要还有一个孩子需要帮助,我和团队就会继续在医学的海洋里乘风破浪。”(黄泓玮 陈玄玄)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