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的漫漫征途中,每一名医疗卫生工作者都是生命的守护者,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主任李根霞也在这方天地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学与人生”的深刻内涵。
从医三十余载,她始终牢记“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恪守医德医风医道,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守护母婴健康的道路上,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医者篇章。

直面挑战,勇攀高峰
小时候,李根霞对生命的奥秘充满了好奇,看着医生们妙手回春,为患者解除病痛,她的心中便种下了一颗成为医生的种子。本科阶段,多次参与接产新生儿的实习经历,让她真切感受到了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与伟大。当那个小小的生命在她手中发出第一声啼哭,她仿佛看到了希望与未来。也正是那一刻,她毅然从儿科转向了产科专业。
在产科工作中,李根霞看到产妇们对新生命的期待,也看到她们在分娩过程中的痛苦与挣扎,她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重。其中一次双胎输血综合征和双胎一胎无心畸胎的治疗,是她职业生涯中难以忘怀的经历。
2018年5月,怀着双胞胎的何女士,在产检中被诊断出患有双胎输血综合征。这是一种极为凶险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胎儿的死亡率极高。得知这个消息后,何女士和家人几近绝望。
为了帮助这个小家庭保住来之不易的宝宝,李根霞为何女士进行了单孔胎儿镜激光手术。手术过程中,她几乎一动不动,眼睛紧紧盯着手术区域,生怕稍有不慎导致手术失败。手术结束后,她顾不上眼睛干涩疼痛,第一时间赶去告诉何女士的家人:“放心,肚子里孩子保住了。”那一刻,她看到了他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攻克这一难题的决心。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何女士有类似遭遇的患者很难第一时间确诊,往往等到病情严重时才发现。转机发生在2017年,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医院的派遣下,李根霞得以奔赴国外两个知名的胎儿医学中心做访问学者,并将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带回医院。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研究、实践,李根霞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了这一难题。目前,她们已经顺利完成30多例手术,双胎输血综合征也被越来越早地筛查出来。
“每一次看到患者康复,看到一个个新生命健康降生,我感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李根霞说。
传承医德,引领团队
作为科室主任,李根霞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医德医风、培养年轻医生的重任。在日常工作中,她始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注重对年轻医生医德医风的教育,经常组织他们学习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技巧等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她同时引进了产科急症多学科模拟培训项目,把团队的高年资医生全部培训成模拟教学导师,不仅对全院围产团队进行培训,还进行全省的培训及巡讲,为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提升救治水平做出贡献。
在面对疑难病例时,她会组织大家进行病例讨论,共同分析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传授给他们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她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既有精湛医术,又有高尚医德的优秀医生。
同时,李根霞也非常重视科室的文化建设。她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彻在团队工作日常,要求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要尊重患者、关爱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温馨的医疗服务。在大家的努力下,科室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医患关系和谐融洽。
在医学的道路上,李根霞深知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未来的日子里,李根霞希望能够带领团队,为更多的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全周期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同时,也将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刘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