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出彩河南人”第三届最美医生;她所带领的学科被授予“河南省重点学科”,并拥有“河南省生育力评估及临床诊疗中心”“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分中心”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她带领团队帮助两万多名女性圆了做妈妈的梦想。她就是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下称郑大三附院)生殖健康医院院长管一春。

初心如炬:引领学科发展前沿
2014年,管一春从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归来后,便带领团队以“试管婴儿技术对母亲和子代的安全性”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参加国家“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辅助生殖人口及子代队列研究项目,并最终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管一春作为主要发起人,依托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专业委员会建立妇幼生殖联盟,目前已签署120余家联盟单位,切实做到优势资源下沉。
近几年,随着恶性肿瘤发病年轻化,管一春带领团队毅然决然地投入到年轻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这项新的研究领域,并带领团队远赴日本、纽约等地学习最新的生育力保存理念和技术。在她的不懈努力下,2019年河南省首个“生育力保存门诊”成功创建,实现从临床-科研-临床的转化应用。
2020年6月23日,随着一声强有力的婴儿啼哭,曾经因罕见病Adams-Oliver综合征备受折磨的李女士在管一春团队的努力下顺利诞下一名健康男婴。截至目前,该门诊已经顺利为乳腺癌、直肠癌、淋巴瘤、卵巢交界肿瘤等众多肿瘤患者成功保存生育力。
2023年管一春带领团队,依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与郑大三附院共建国家妇产区域医疗中心,在郑大三附院生殖健康医院开设河南省首个院士门诊,这一举措打破了地域限制,有效解决了河南生殖遗传疑难患者的求医困境。
医者仁心:打造有温度的医疗
“我和我爱人是您的病人,今天请您吃一个我亲手做的糖葫芦。”2015年,一个寒冷冬日的夜晚,举着一串冰糖葫芦的小伙子,叫住了回家途中的管一春。
在交谈中,管一春了解到小伙子和爱人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只能一边治疗一边卖糖葫芦筹集医药费。这一幕深深刺痛并烙印在管一春心中,她决心搭建公益桥梁,帮助这些困难患者。
最终,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及红十字基金会的帮扶项目资助下,从2015年开始,管一春带领团队对614个依靠人工助孕的经济困难家庭给予公益赠药及援助金。期间,她还站在患者需求的角度,打造复发性流产门诊、胚胎发育咨询门诊、心理咨询门诊等精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专病门诊,为患者提供便利。
在管一春看来,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为此她几乎全年无休,手机24小时待命在临床一线。长年累月的高强度工作,使她的身体最终发出了“警报”——腰间盘突出,必须要卧床休息。但她却是“最不遵医嘱的病人”,住院期间,她一边为患者在线上免费看诊,一边线上处理各种科室事务,成了同事们既敬佩又心疼的“拼命三娘”。
薪火相传:构建人才培养高地
作为学科带头人,在教学方面,管一春带领科室凝练出一批年轻的优秀师资;在科研方面,她带领团队率先在河南建立首个辅助生殖出生队列。近3年,她在《JAMA》《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等高影响力杂志发表SCI论文及中华核心论文70余篇。
工作之余,管一春还利用多个新媒体平台,将专业的生育保健知识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更多的人传播生育保健知识。其中,通过“好大夫网站”,她累计帮助患者6863名,个人网站访问量达400万次;抖音发布科普短视频500余个,获赞近20万,收获粉丝近9万。
从医二十余载,管一春始终站在生命起源的关口,以科技创新为矛,以人文关怀为盾,为每个家庭托起新生的希望。正如她所说:“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尊严与梦想。”(李嘉恒 罗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