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腾飞蓝图,到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建设的火热现场;从甲骨文故乡安阳的加速构建,到新乡等地区域协同发展的蓬勃生机,近年来,中建一局一公司紧密围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将先锋力量深度融入河南高质量发展的脉络,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中建方案和中建力量。
大美河南,“建”证文化崛起

立夏时节,洹水之滨,静水深流。绿野草台,殷墟之上,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的青铜装裹的殷墟博物馆内,一群身着汉服的学生发出惊叹,“3000多年前的商文明竟能这样‘触手可及’”。这是中建一局打造的首个全景式展示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
该馆将文物、文献、甲骨记载与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相结合,透物见人、透物见事,系统讲述了商文明的内涵,展现了商文明的整体面貌,让国人在殷墟甲骨文3000多年的文明回声中窥见殷商文明。
在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里,该公司精益建造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在紧张收尾,它是国内首个全面系统集中展示仰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以“下沉式”设计还原仰韶文化中晚期建筑特征,与整个遗址公园和谐一体,纵横华夏,跨越古今,全方位集中展现仰韶文化,还原史前彩陶艺术巅峰。
增进福祉,“建”城市生长

“安居”是“乐业”之本。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从“病有所医”到“老有所养”,从“基本保障”到“品质生活”,该公司用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托举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该公司在建的郑州刘湾水厂改扩建工程二标段项目扩建后每日供水量可达60万吨,让郑州市东南部更多市民用上水质更为优良的南水北调水。
河南省重要民生工程、郑州市“西热东送”项目之一——华润登封电厂“引热入郑”长输供热管网工程,作为“引热入郑”工程最长管线,具有最长压覆采空区、最大管径、最大压力、最大高差等特点,为郑州市民新增供热能力2100兆瓦,增加集中供热面积4667万平方米,惠及上百万居民群众。
在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市一医院航空港院区二期项目仍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该项目是河南省“平战结合”“平急两用”大型公共卫生工程,建成后将全面提高郑州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推进河南省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助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洛阳市重点基础设施工程——洛阳市住建局滨河南路市政隧道项目的顺利通车,实现从定鼎门到应天门全线贯通,高峰时绵延不断,重现隋唐天街十二坊的盛景,让千年古都又添新脉。
创新引领,“建”证发展提“质”
产业向“新”,发展提“质”。河南省“三个一批”签约重点项目、郑州市首批重点建设小微企业园项目郑州金岱智慧产业园一期项目顺利投用,将以“智能建筑科技”和“数字经济”产业为主导,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全力打造“管城科技创新的新引擎”“中原硬科技产业聚合的新平台”,预计带动就业5000余人。

郑州城发郑开智慧产业园一期项目作为郑开同城化走廊的“新中心”,建成后将聚焦大健康与生命科学产业,构建以“健康”“文创”“智造”为锚点的郑开同城化走廊“新中心”,打造以“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总部办公”“商务展示”于一体的高品质园区,加速区域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科技产业集群。
精品服务惠民生,匠心书写新答卷。中建一局一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先锋文化”为引领,优化资源投入,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品质,与河南发展同频共振,续写央企担当,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先锋力量。(胡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