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推广 > 正文 >

平煤神马:科技助力煤矿工人告别“苦脏累险”

  • 2025年04月22日 15:59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过去需24小时驻守泵房巡检,工作强度大,环境也差,如今远程监控让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设备异常也能及时发现。”4月21日,平煤神马集团五矿二水平中央泵房内,“小黄人”智能巡检机器人沿着预定路线自主巡检,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和环境参数。地面集控室工作人员通过实时画面和数据,即可掌握井下设备状态。

  “苦脏累险”曾是煤矿工人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自2024年起,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从岗位安全出发,梳理出41个“苦脏累险”岗位,涉及31977人,并按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路径,制定“三年改善、五年优化、十年升级”的发展目标,计划到2026年底,改善1.25万人工作环境;2028年底,降低2.6万人劳动强度;2033年底,全面优化3.19万人岗位,助力营造不苦、不脏、不累、不险的舒适工作环境。

  目前,规划已初见成效。在二矿调度中心,职工轻点启动键就能远程操控井下设备,告别8小时跟机作业;六矿通过皮带自动化改造,7名井下巡检员和1名地面集控人员即可实现轻松工作。

  据了解,目前,该集团已建成1处国家级、11处省级智能化示范煤矿,49个采煤智能化工作面、127个掘进智能化工作面,自动化综合远程控制率提升至85.6%,煤矿生产效率提高15%以上。

  同时,该集团还加大供电、排水、压风、主运输、辅助运输系统智能化建设,对平煤股份矿井主煤流运输系统和变电所、泵房、架空乘人装置等井下固定场所进行自动化改造,目前已全部实现远程控制、有人巡检、无人值守。

  在十矿井下,“空中运料”“机械载行”已成日常。机掘队职工闫祥辉感慨:“过去靠人力肩扛手拽运输支护材料,如今单轨吊机车、履带运输机实现空中与地面机械运输,彻底告别了重体力劳动。”

  平煤神马集团持续推进采掘装备智能化升级,TBM盾构机、横轴硬岩掘进机、巷道修复机等一系列先进设备相继投用,进一步改善作业环境,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十三矿在己三下延皮带下山巷引进TBM盾构机后,开拓进尺效率较传统炮掘提升12倍,月进尺稳定超300米,更创下单日掘进26米的高效纪录,作业效率跃居行业前列。

  除引进外部先进设备,该集团自主研发的轻量化装备同样广受好评。本安型矿灯重量仅为传统产品的30%,且安全性能“不打折扣”;新型高强钢拱减重34%却更坚固;工装棉服减重一半,既保暖又轻便。还有“井下快车”“景区魔毯”等创新装备,既保障安全生产,又大幅减轻职工工作负担。

  这份关怀更延伸至矿工生活的方方面面。千米井下,空调送来清凉,咖啡提神解乏,热乎饭菜暖胃;井上,盐浴疗养舒缓身心,游艇环湖放松心情,集体生日传递温情。

  一矿职工闫晓伟说:“井下装上空调后,再也不怕闷热,喝着咖啡干活更有劲儿。”五矿职工苏永耀也分享道:“在休养院泡盐浴、坐游艇,幸福感满满。”

  据统计,2024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通过技术革新,累计优化替代掘进支护工、皮带司机等1240个“苦脏累险”岗位。随着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进程加速,煤矿工人正从传统“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不仅工作环境与安全保障显著提升,职业形象也迈向“高精尖”。(张宏怡 薛亚丽)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