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中原大地,碧绿麦浪在黄河两岸绵延舒展。这幅被春雨浸润的春耕图卷里,跃动着建设银行河南分行金融“活水”浇灌出的创新脉搏。
延津县帝益麦种业公司位于豫北平原,这家拥有万吨级仓储、年销1.4亿斤种子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曾因种苗代繁垫资压力而犯愁。
“往年这时候最愁育种代繁资金,现在有了建行的种业贷,我们终于能放开手脚制种扩繁。”该公司财务主管卜主管说,河南分行通过“信用+担保”模式的“种业贷”,为企业投放3000万元种业贷款,及时满足企业支付上游代繁合同款的资金需求。如今,企业育种基地从8000亩增长至35万亩,并在中原农谷种业大会上,以1918万元刷新国内小麦品种权转让纪录。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催生种业创新“裂变效应”。近年来,河南分行积极构建“种业振兴贷”产品体系,在原有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信用+担保”和“知识产权质押”多维授信模型,2024年将种质资源、品种权等“软资产”纳入评估体系,帮助另一家种业龙头企业平安种业,凭借尚未商业化的“平安11号”小麦新品种获得5500万元植物新品种权质押授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河南分行“种业振兴贷”投放达1.55亿元,为“中国碗”装更多“河南粮”积蓄力量。
在豫中平原,商丘柘城县千亩辣椒田里,嫩绿的椒苗正沐浴着春雨舒展枝叶。椒农李建国蹲在地头,手指轻捻泥土感慨:“往年这时候最愁钱——买苗、施肥、雇工,样样要现钱。”作为“中国辣椒之都”,柘城县辣椒种植面积超40万亩,却因传统融资模式审批慢、抵押难,每逢春耕就常常卡在“钱脖子”上。
为解决河南辣椒农户困境,河南分行创新推出全流程数字化“辣椒贷”,农户通过手机银行即可完成“秒申秒贷”。有了产品的支持,柘城支行依托116个裕农通服务点,组建“移动金融服务队”,携带终端设备深入朱庄村等产区,先后为260余户椒农批量办理贷款5000余万元。该行还增加“本金延期+利息续贷”的灵活还款方式,破解收椒季资金回笼周期长的难题。
“以前贷款像求雨,现在建行送水到地头。”李建国指着手机上刚到的50万元贷款到账通知说。
当金融科技邂逅千年农事,“辣椒贷”这簇金融火种,正点燃中原沃野的产业振兴之光。除了商丘柘城,漯河临颍县8235万元“辣椒贷”滋养出30%的种植面积扩张,亩均产量提高了20%,帮助271户农户实现收入显著增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