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帕米尔高原东南部的塔吉克斯坦晨光熹微。此时,平煤神马塔能伊斯法拉公司调度群里传来了掘进一队的工作汇报:4月10日全天,该队在风井探巷20填充刹实旧巷道顶部空顶处共计12棚、巷道两侧壁共计18棚、出砟115车。这是该公司建设者们用汗水浇灌的成果,也意味着他们又开始了新一天与时间的赛跑。
去年以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借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加快“东引西进出海”步伐,在国外培育平煤神马链式出海品牌。作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在塔吉克斯坦注册成立的第一家实体企业,该公司自成立之初便肩负着重大使命——对当地原舒拉煤矿8号井进行改扩建。
那时,该公司员工刚到塔吉克斯坦,面临设备老旧、巷道条件差、办公楼(宿舍楼)破旧、通信信号弱、语言不通和物资调配难等诸多困难。为完成工作任务,该公司实行一人多岗的工作模式,积极应对生产困难。“只要生产有需要,我们就会立即开会讨论,下井解决问题。”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刚开工时,员工宿舍没有暖气和空调,就餐环境简陋,菜品单一。为改善这一状况,该公司迅速行动,对矿区进行全面改造。如今,新餐厅已投入使用,Wi-Fi网络信号和3G信号如同信息高速路,将塔吉克斯坦与我国中原腹地紧密相连,实现员工与亲人联系畅通无阻。
生产物资短缺是项目建设的最大阻碍。开工初期,正值寒冬,塔吉克斯坦气温在零下15摄氏度左右,项目工地缺乏现代化设备,交通不便。该公司结合国内外物流、路线、海关等情况,优化人员组织、调整物流方案,采取24小时紧盯、催促车辆等措施,将原本30天的运输周期缩短至15天。
3月下旬,因井下急需U支护用拉板,该公司机械加工部门不等不靠,利用废旧锚杆等物资,将旧拉板改造为新拉板,有效解决了物资短缺问题。
安全是中塔双方的“共同语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公司结合当地实际,与塔方员工签订安全承诺书,并常态化开展全员安全警示教育,制定安全生产“十条红线”等制度。为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要求能够准确传达给塔方员工,该公司安排翻译人员参与基层区队班前会,促进两国员工在安全互保中形成命运共同体。
该公司工程项目不仅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塔能源合作的生动注脚,也是集团首次在海外落地的煤矿项目。帕米尔高原见证着平煤神马建设者们的青春芳华与辛勤汗水,也铺展着集团海外版图的壮丽画卷。(杨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