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游客穿梭于各大剧场,沉浸式体验时空穿越;在电影小镇,白天身着国风华裳巡游,夜晚泼水电音狂欢……近年来,中牟县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现了文旅产业的起势成势,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30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9.4%和155.7%。
优化顶层设计 打造“幻乐之城”
深入挖掘中华文化、中原文化、中牟文化,整合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郑州海昌海洋公园、郑州方特等文旅企业品牌,构建了“幻乐之城”产业矩阵、品牌矩阵,成为社会公认的中国主题乐园第一县。邀请中国旅游研究院、同济大学、北京巅峰智业等高端智库,聚焦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方向,开展战略研究,提升发展规划,全力打造河南文化新辉煌展示区。成立文旅集团,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建立景区景点协作联动机制,实现一体化、专业化、市场化运作。
创新城市宣传 带动市场升温
坚持把品牌推广纳入对外宣传、融入节庆文化活动、嵌入开放发展实践。承办世界旅游联盟·城市旅游对话、中国诗歌节、世界地热大会、新空中丝绸之路发展论坛考察等重大活动。参加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中国主题公园营销峰会等行业峰会,扩大品牌影响力。支持景区景点实施国际化改造,引导企业积极布局“一带一路”“四条丝路”沿线国家旅游市场,承办涉外文化经贸交流等活动,接待了80多个国家1000多个旅游团体,“幻乐之城”城市IP风靡全国、走向世界。8个主题乐园提供63个剧场、1500分钟时长的沉浸式演艺剧目。聚焦不同群体开展个性化定制,打造麦田里的博物馆、青春入牟Happy一夏等文旅精品。培育普罗市集、大地之丘等时尚、新奇体验地。
坚持项目推动 刷新旅游版图
依托中牟县现代服务业开发区,集聚产业链及关联项目68个,构建“主题公园+文创聚落+创新园区”的融合发展生态。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成为展示河南文化新地标,省外游客占比达到70%,85后、90后年轻游客占到了70%左右。郑州方特总营收在全国方特阵营中名列前茅。建业电影小镇是中原首家电影情景文化旅游小镇,已经成为全省城市夜经济发动机之一。郑州海昌海洋公园是中原地区唯一的旗舰级海洋文化旅游度假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条,精准招大引强,中国大食堂、郑州时尚产业园等项目纷纷入驻。
释放“旅游+”效应 综合功能凸显
发挥文旅高渗透性、强融合性、可跨越性的特征,推动文旅、农旅、工旅融合。统筹“四大片区”功能布局,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崛起、郑开同城化、自贸区开放创新联动区、中原科技城协同发展区、中牟新区等战略。以文旅文创产业催生新质生产力,产业链条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产业、人工智能、设计产业、总部经济、时尚消费等业态延伸,省歌舞剧院、省移动指挥调度中心、北斗博通、商汤科技等优质项目纷纷入驻,呈现出“一业兴、百业旺”的产业集聚态势。高标准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县等,全县企业、商户、群众主动发掘文旅产业发展机遇,实现全民参与、成果共享。
优化旅游服务 实现双向奔赴
在城市文旅热的催生作用下,中牟县餐饮酒店、商户、非遗传承人等市场主体主动参与到文旅产业中,主动为来牟客人提供服务。同时,该县加快数字赋能,建成中牟县智慧旅游管理和服务平台,设置文旅专属网格;开通直通机场、高铁站的旅游专线,办好中牟礼物、摄影、酒店美食评比大赛等活动;完善长效机制,组建旅游警察小分队,节假日职能部门驻点保障、日常志愿队伍全城行动服务机制联动,以品牌引流、以服务留客。
当前,中牟正努力将“幻乐之城”打造成为高识别度、高传播度、高美誉度的国际知名文旅品牌,努力实现景区“点上出彩”到全域“面上开花”,让中牟成为游客“来了还想来的地方”,夯实“中牟度假目的地”的度假全要素,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孙湘凯 徐锦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