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微视河南 > 正文

投稿邮箱:henannews@126.com

探访南水北调移民村的变迁:粗粮变成“改善饭”
  • 2021年05月16日 19:55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责任编辑:赵伟涛

  •   【解说】俯瞰雨中的河南省淅川县邹庄村,一排排小楼对称布局,宽阔的水泥路穿村而过,宛如中国汉字“中”。别看现在村容村貌“颜值高”,基础设施齐备,实际这只是一个有着10年历史的移民村。

      【解说】为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中国建设了南水北调工程。村民邹新曾原本住在淅川县九重镇油坊岗村,这里刚好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处。

      【解说】2011年6月,邹新曾及家人和村里700多人,从油坊村搬迁至邹庄。

      【解说】5月13日下午,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淅川县,先后考察了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等,实地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库区移民安置等情况。其间,他来到邹庄移民村,察看村容村貌,并到邹新曾家中看望。

      【同期】淅川县邹庄移民村村民 邹新曾

      主席让我是最感动的一句话,就是提到南水北调,是舍小家为大家。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话非常体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移民(精神),主席想到了方方面面。

      【解说】回忆起10年前老家居住情景,邹新曾用“家中观瀑布”来形容。

      【同期】淅川县邹庄移民新村村民 邹新曾

      以前我们住的房子也有土坯墙,下雨,外头大下(雨)屋里小下(雨),外头不下,屋里还在继续下。挪到这里不存在有这个现象,包括房屋出行,各方面跟原先都有大改变。

      【解说】搬迁后,虽然地变少了,收入确实翻了番。邹新曾算起收入账一点也不含糊。

      【同期】淅川县邹庄移民村村民 邹新曾

      在(老)家我是31亩地,一年大概收入2万至2.5万块钱(人民币), (现在)18.2亩地,一年也收个2万多块钱,又加上我们移民生活补助,一人一年600块钱,加上猕猴桃公司(每年)给我们分红,所以这个差距是地少了、钱多了,加上我(干保洁工作),我还能做零工,我一年(再)增加2万多块钱。

      【解说】2015年邹庄利用南水北调移民村产业发展资金建立起来绿色果蔬园基地,流转土地652亩,种植猕猴桃、莲藕、葡萄等果蔬,建设了一个集采摘、住宿、餐饮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园。

      【解说】与此同时,邹庄烟叶种植、规模化养殖场、光伏发电等一项项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和项目建设,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解说】邹庄党支部书记邹玉新介绍,如今借助绿色发展的东风,村子驶入产业发展“快车道”。目前,全村300余人从事果蔬产业服务,

      【同期】淅川县邹庄移民村邹庄党支部书记 邹玉新

      10年来变化不少,第一方面是环境,第二个方面是生活这,生活上想吃鱼吃鱼,想吃肉吃肉,生活上比较好,就是吃点粗茶淡饭,现在反而成了“改善饭“。第三个方面是村经济上,截至去年我村的人均收入大概就在18000元左右。

      【同期】淅川县邹庄移民村村民 葛玉勤

      搬过来房子也有了,两个孩子都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儿子又上了研究生,这个我都怪满意,未来应该是越过越好。

      记者 李超庆 李贵刚 河南淅川报道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