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22日电 (陈贵洋)清晨6点半,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的中原国际会展中心,32个场馆、会议中心、登录厅、各停车场的“行政馆长”已开始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保障场馆内当天的竞赛、展示展演等活动顺利开展。凌晨两点,在参赛选手、裁判组忙完所有工作后,这些“馆长”们仍在进行最后巡查——这是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国赛”)期间,郑州航空港区177人馆长团队的日常。

据了解,整个“国赛”期间,馆长团队始终以“随时待命、快速响应”为行动准则,用全天候的坚守与细致入微的服务,成为赛事安全秩序的“守护者”,全方位保障赛事人员与流程的有序运转。
“我们就是要做到最早到、最晚走,确保每个细节万无一失。”一行政馆长如是说。“国赛”期间,这支特殊的团队用“走心”的服务和“超前”的预案,为赛事筑起了一道温暖而坚实的保障防线。
“一馆一专班”的创新模式让每个场馆都有了自己的“管家”。177人的馆长团队中,既有统筹协调的总馆长、执行馆长,还有具体负责各场馆区域的行政馆长。他们提前一个月进驻场馆,踏遍每个角落,梳理出可能存在的各种隐患,并及时整改。
“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来自广东代表团的李先生称赞道,“无论是设备调试还是应急需求,只要找到馆长团队,问题都能快速解决。”
背后的保障更是“硬核”十足。电力保障团队以“零闪动”为标准,配备了10余辆应急发电车和15组UPS设备;通信保障团队预置7辆大型应急通信车,280名技术人员24小时待命。“连突发停电的极端情况,我们都做好了万全准备。”电力保障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大赛的背后,是航空港区以创新机制和专业服务书写的大型活动保障新答卷,更是‘港区温度’的生动诠释。”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大赛保障工作,不仅展现了区域高效治理能力,更打造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大型活动保障方案,为今后承接更多国家级盛会积累了宝贵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