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见面时的寒暄“你吃了吗”折射出河南人对吃的独特情结。一谈到中原名吃,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胡辣汤。
胡辣汤,这个河南人早餐桌上的“常客”,辛辣浓香的汤汁凝聚了北方的粗犷,丰富多样的配料又折射出南方的细腻。在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水旱码头北舞渡镇,胡辣汤最初为解码头工人风餐之苦而生。如今,北舞渡胡辣汤已经成为“老家河南”的一个美食符号,成为国人餐桌上一道独特的美食。
“胡辣汤里面的工艺烦琐着哩!”10月1日,北舞渡镇金山路路东一家胡辣汤店里,店主闪镇元一边热情地招呼顾客,一边对记者说。
当天早晨,记者走进胡辣汤店,看着干净的桌椅、精彩的文图介绍,闻着浓郁的汤香,不禁食指大动。来自各地的食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待着品尝美味的胡辣汤。
“我是从许昌开车来的。很早以前就听说北舞渡胡辣汤有名气,今天终于能在这里喝上正宗的了!”在长长的队伍中,家住许昌长葛市的张文峰带着爱人和两个孩子兴奋地等着店员给他们盛汤。

起源明清
汤鲜味浓出美名
早在明清时期,北舞渡镇就素有“水旱码头”“小汉口”“填不满的北舞渡”之称,是豫中货物集散地、“中州名镇”。几百年来,文人墨客、四方商贾在这里风云际会,留下了山陕会馆、天爷庙等12处名胜古迹。
从祖上闪长泰算起,闪镇元现在是北舞渡闪家胡辣汤第五代传人。“那时,每天有几百名码头工人在这个渡口工作。冬天天寒地冻,可很多工人只能吃从家里带的干粮。”闪镇元向记者介绍了北舞渡胡辣汤兴起的原因,“当时的条件很差,几天能吃口肉的都算是富裕人家了。闪长泰看到了码头工人这个稳定且巨大的消费群体。为了做点营生贴补家用,他研制出包含粉条、面筋、辣椒等大杂烩的汤食。这种汤食因消费便利、御寒开胃,很快吸引了大批码头工人前来品尝。闪长泰等人的成功让镇里不少人开始效仿,胡辣汤成为北舞渡镇一大特色。
上午10点多,北舞渡镇丁国华胡辣汤店里依旧食客如云。记者跟随58岁的丁国华到胡辣汤店加工车间,只见工人们有的在分割鲜牛羊肉,有的在往做好的肉粒里添加调料。“十几名工人连轴转。这几天的生意都不错!”丁国华介绍,“我们的胡辣汤均采用上等食材——牛、羊是从附近集市上采购的,红薯粉条是当地纯手工制作的,面筋是用当地的优质小麦经过机器加工后多次手洗而成的。”
“等小麦里的蛋白质和淀粉完全分开,用手洗出面筋后,再用洗过面筋的水为胡辣汤勾芡。”在丁国华胡辣汤店后面的加工厨房,一名来自周口市的学徒刘亚津正在跟着老师傅学习洗面筋的技巧。
“每天凌晨三点多就得起床。”丁国华的女儿丁冰冰介绍,她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如今在登封市开了一家胡辣汤店,生意十分红火。
北舞渡镇地处许昌、漯河、驻马店等城市的中心,很多货物和旅客从此经过。为了给奔波的行人提供早点,每天凌晨三四点,丁国华和他的家人就开始忙碌。
凉爽的清晨,一碗胡辣汤下肚,游客身暖胃开,额头上渗出细细的汗。“听说北舞渡胡辣汤好喝,很多外地人跑几百公里来这里品尝。”丁国华告诉记者,北舞渡胡辣汤还带火了油酥火烧、羊肉烧卖等小吃。北舞渡镇成为中原地区的美食云集之地。
数代传承
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北舞渡胡辣汤分为羊肉、牛肉两种,加入面筋、粉条,搭配胡椒、辣椒、丁香、豆蔻、草果、茴香、白芷、良姜等熬制而成,肉烂汤鲜,让人食欲大增。顾客可在品尝时添加小葱、香醋、香油调味。
记者在北舞渡镇金山路上看到,这条路上分布了闪记、李记、宛家等十多家胡辣汤店。“我家从太爷那辈就开始卖胡辣汤了。我小时候,父母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做胡辣汤。”在金山路老宛家胡辣汤店,宛利民正将一勺勺刚做好的胡辣汤倒入一个10升装的塑料壶。
“很多顾客吃完后感觉不过瘾,专门带走一壶。原来盛汤的是一个茶瓶,装的胡辣汤少。现在大家都用5升、10升的塑料壶装。””忙完店里的事,宛利民和记者聊了起来,“最初,我父母在路边摆摊卖胡辣汤,每月还要到附近村庄赶会,拉着架子车走几十里地是常有的事。”
一碗汤鲜味美的胡辣汤要经过煮肉、洗面筋、熬制高汤等多道工序,再加入秘制汤料精心熬制,直至汤色鲜亮、香味浓郁,才可以起锅。从父母那里接手门店后,宛利民一直追求更高水平的做汤工艺。“在不改变传统制作流程的前提下,我试着调整胡辣汤的香料配比,略微减少花椒、辣椒的用量。这样一来,胡辣汤的口感柔和一些,更适合老人和孩子喝,反响不错。”宛利民说。
随着北舞渡胡辣汤名气越来越大,全国各地来学习胡辣汤制作技艺的人越来越多。闪镇元等人在传授技艺的过程中发现,学徒用相同的制作方法,做出的味道却有差别。“如何将制作流程规范化、精细化是我最近常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砸了‘北舞渡胡辣汤’这块金字招牌。我希望这些学徒能将‘北舞渡胡辣汤’这块招牌发扬光大。”闪镇元说。
渐成产业
漯河味道香飘海外
在丁国华的一间办公室里,几名身着工装的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时而轻点鼠标,时而忙着作记录。
“除了要做好实体店销售工作,我们还得保证国内外订单的产品质量。”丁国华告诉记者,国庆假期,他们每天都能在线上接到柬埔寨、越南等国家的几百个订单。
记者看到,北舞渡镇不少胡辣汤店前都设有产品展示点。在产品展示点,一箱箱包装精美的速食胡辣汤被游客买走,用以走亲访友。
闪国雨在北舞渡镇卖胡辣汤已有十余年。2018年,他投资上百万元开设了一家生产速食胡辣汤的工厂。“过年的时候,一些游子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怎么让顾客在家就能做出一碗美味的胡辣汤?我们研发出了速食产品。”闪国雨告诉记者,后来,北舞渡镇很多胡辣汤店纷纷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销售真空包装的速食胡辣汤。
短短两年时间,闪国雨胡辣汤的线上销售额已与线下持平。“现在,我还与郑州多家餐饮公司达成合作,为他们代加工速食胡辣汤。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厂里工人就得加班加点。”闪国雨告诉记者。
今年5月17日,我市正式发布《北舞渡方便胡辣汤》《北舞渡方便胡辣汤生产规范》《北舞渡胡辣汤烹饪技艺》3项团体标准,为北舞渡胡辣汤向产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如今,北舞渡胡辣汤作为“老家河南”的一个美食符号,在全国各地已拥有门店上千家,辐射带动就业数万人。在北舞渡镇,一个包括胡辣汤加工展示中心、产品交易中心、民俗文化园等板块的北舞渡胡辣汤产业示范园区正在加紧建设。
未来,北舞渡镇将打造集原料采集、产品研发、美食品鉴于一体的胡辣汤全产业链,推动胡辣汤从街头小吃发展成大产业、金名片。(记者 张晓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