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8日电 (刘鹏 李颖)为使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既“暖胃”又“暖心”的一日三餐,近日,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依托市民政局提出的“一二三四”老年助餐工作法,全力推广老年助餐服务。
据介绍,“一二三四”老年助餐工作法中的“一”,就是用社区助餐的人气和利润带动老年助餐的可持续性。“二”就是社会化和市场化,运用好政策和财政补贴,撬动市场,吸引餐饮企业,自负盈亏,竞争择优,保持可持续性和品质提升。“三”就是不新建、不自营、不兜底,在没有解决运营的前提下,原则上不新建;政府、街道、社区不自营,专业人干专业事。在现有财力下,不搞免费的午餐。“四”就是四种模式,即依托养老机构的食堂,开门经营,辐射周边,面向群众;在品牌餐饮企业中嵌入老年食堂,让老年人得实惠;中央厨房加配送,开展居家社区助餐;邻里互助加慈善助力,邻里间年轻人帮助老年人,慈善给予物资和资金帮助。
“我几乎每天中午都在这儿吃,食堂很用心,针对我们老人牙口不好的问题,菜做得容易入口,而且价格不贵还有补助,很划算,老年食堂真是开在我们心坎上了。”平顶山市新华区香山大酒店的老年食堂中,74岁的丁玉民说,他就住在酒店附近,因为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做饭成了件“麻烦事儿”,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成了眼前的“幸福事儿”。
据了解,像这样开在家门口的老年食堂,在新华区还有11家。目前,新华区已经初步形成养老中心、餐饮企业、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多种模式,高中低档餐饮、自助餐、点餐、套餐等多种形式的老年助餐格局。
“助餐点菜单每天都会更新,而对于大家的口味反馈,点位也会快速做出调整,按老人的口碑来排菜,如果有菜肴连续出现‘滞销’,那后续就不会出现在餐台上。”香山大酒店老年食堂负责人程艳珂表示,为做好服务,酒店专门打造了“5D厨房”,即整理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执行到位、安全到位的厨房,让食品制作过程公开透明,让前来就餐的人都能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督中。
“新华区将在设施场地、资金筹集、税费减免等方面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精准度,让企业在政策‘输血’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提高助餐机构‘造血’能力,保持老年助餐的可持续性,同时惠及更多的老年人。”新华区民政局副局长杨转红表示。
公益是老年助餐服务的底色,与社会化餐饮相比,“微利惠民”是老年助餐行业的重要特点。据介绍,目前新华区正在筹备新新街街道平煤五矿职工餐厅、曙光街街道粗粮小厨、民主街社区老年餐桌,之后将有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既“暖胃”又“暖心”的一日三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