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月4日电 (经晓佳 范晓恒)“肥而不腻 圆润可口”是中国烹饪大师、豫菜大工匠、郑州市惠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肖家老汤红烧肘子代表性传承人肖于波融合现代口味,对从父辈继承过来的肖家肘子改良后的评价。
肖于波,16岁从厨,拥有36年餐饮从业经验。作为河南兰考人,他从小深受父辈们的手艺熏陶,可以说他的童年充满了“豫菜”的香味。自从走上餐饮道路,他更是以锅铲为伴,将厨房视为第二个家。

“俺们家做卤肉是俺太爷他师父从原来皇宫出来的御厨那学的。”据肖于波介绍,当时卤肉的品种很多,因红烧肘子在当地已成一绝,所以就一代代传下来了。到他父亲那一代肖家好几个人都经营卤肉铺子,而他从小也是跟着老人们帮忙做卤肉。
年岁的渐长让肖于波不再满足于村内的“卤肉”和“大锅饭”,他主动走向更宽广的舞台寻求厨艺的精进。广东、上海、西安、四川、云南等地都曾留下他拜师学艺的印记。
“刚开始学厨都是从检菜、洗菜和切菜这些基本功练起。”那时,肖于波每天下班后,就把自己关在厨房拼命钻研厨艺。同一个菜品,一遍遍做,一遍一遍尝,持续不断地改进,直至自己满意为止。
正是因为这份过人的执着和韧性,肖于波快速吸纳着川菜、粤菜、闽菜等烹饪方法,并将各地的风味特色运用到豫菜的制作之中,逐渐在餐饮界享有威望。
2004年,肖于波代表河南参加全国满汉全席擂台赛荣获全席擂主称号,“肖家老汤红烧肘子”被评为金牌菜。在十三届全国厨师节又被评为宫廷豫菜。肖于波认为,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鞭策,更是对“肖家老汤红烧肘子”几代传承人的肯定。

为把豫菜传承和发扬下去,2016年,肖于波成立粥鸿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打造了以“粥全周道烤鸭店”为品牌的豫菜文化餐饮店。
谈及成立豫菜品牌的初衷,肖于波认为豫菜最大的特点是包容性强,正如河南人的性格一样,宽厚而朴实。只有坚持传承与创新,豫菜才能焕发新的生机,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实现长远发展,成为中原文化在餐桌上的代表。
获得荣誉的同时,肖于波始终不忘回报社会。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期间,肖于波连夜带领6名同事奔赴灾情最严重的新乡卫辉七里铺村,支锅埋灶,现场为受灾群众和志愿者做烩面。
肖于波说,正是因为自己出生在农村,知道农民的不易,就想着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他们做些什么。而肖于波的善举也让人们一度让人记住了“河南味道”和“大厨温度”。
作为一名豫菜大工匠,多年来,肖于波致力于年轻一代的培养,先后收徒100余名。这些分散在各地的徒弟也多次在餐饮行业比赛中脱颖而出,为中原味道注入新的活力。
凭着对餐饮行业的一腔热爱和深厚的家族传承,36年里,肖于波完成了从学徒学艺到带徒传承的身份转变。现在的他致力于让豫菜走出国门,让豫菜文化走向世界。
“不论困不困难,我都不会放弃。我觉得做这件事是有意义的,我会一直做下去。”肖于波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