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

河南省出台十大产业行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

  • 2025年10月31日 11:12
  • 来源:郑州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10月30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我省印发《河南省钢铁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河南省煤炭行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河南省有色金属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河南省食品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河南省化工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河南省建材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河南省轻工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河南省医药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河南省工程机械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聚焦传统产业,制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钢铁产业

  加快企业重组整合打造核心发展区域

  以建设现代化钢铁产业体系为目标,推动产能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中,打造产业布局合理、创新能力突出、产品结构高端、工艺设备先进的现代化钢铁工业强省。

  《河南省钢铁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年底,全省钢铁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到2027年,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低效产能基本出清,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环保绩效A级企业力争达到3~5家,争创1家引领型规范企业、1家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优特钢产量占钢材产量比例提升至50%左右。在重点任务方面,将推动减量提质发展,加快企业重组整合,打造核心发展区域,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加快绿色智能转型,优化产业生态。

  煤炭行业

  做好年产能30万吨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工作

  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标准,推动煤矿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稳定全省煤矿生产能力和煤炭产量。

  《河南省煤炭行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百万吨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煤炭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煤矿装备技术水平和生产效能进一步提高,煤炭产量稳定在1亿吨;煤炭清洁开发利用水平稳步提升,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煤矿智能化建设扎实推进,智能化煤矿产能占比达到65%。

  在提升安全治理能力方面,《计划》要求,推动安全治理模式转型,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推动正常生产建设煤矿投保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覆盖。同时,推动煤矿减量提质,做好年产能30万吨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工作。

  有色金属产业

  提升郑州国际铝工业展览会国内外影响力

  《河南省有色金属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有色金属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6%以上,产业规模和盈利能力稳居国内第一方阵。资源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高端制造能力显著增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铝工业强省、全国领先的铅锌产业大省、特色鲜明的铜产业名省,基本形成能级高、结构优、创新强、韧性好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计划》从提升产业优势、优化产业结构等6个方面,制定20项工作任务。其中,在做强铝基材料产业方面,要求以郑州、洛阳、三门峡为重点打造豫西铝板带箔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高端新产品产业化应用,提升郑州国际铝工业展览会国内外影响力。健全回收加工体系,以郑州、洛阳、焦作、许昌、漯河、济源等地为重点,推动覆盖城乡的标准化再生金属回收站点建设,推广“互联网+回收”模式。围绕郑州航空港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区域布局再生金属集散中心,打造“回收—分拣—转运”一体化网络。

  食品产业

  力争培育100个名品爆品精品标志性产品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食品产业门类齐全、种类繁多,要加快世界优品、中国精品、河南名品培育,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品品质,让更多具有中原特色的“食中名品”“食中精品”走出河南。

  《河南省食品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力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300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2%,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巩固提升食品工业大省地位,打造全球食品产业基地,推动食品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品牌化、特色化方向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方面,《计划》要求,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丰富产品供给矩阵,到2027年,力争培育100个名品、爆品、精品和标志性产品。提高食品装备水平,支持郑州、漯河建设食品机械产业园,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化工产业

  向园区化集群化精细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形成了煤化工、石油化工、盐碱化工等门类齐全的化工产业体系。要加快设备更新、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坚持先立后破、有保有压,推动化工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精细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河南省化工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化工产业精细化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园区化、集群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85%以上,力争创建2家以上以精细化工为主导、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培育3个产值超千亿元化工产业集群、一批世界一流化工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下游企业协同的创新发展体系。《计划》聚焦优化产业布局,提出,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强百亿级产业基地,做优煤焦化行业,做强盐(矿)化工行业,做精生物化工行业。巩固和提升生物基材料全产业链发展优势,重点打造基于大宗农作物玉米芯、秸秆及剩余物等非粮生物质资源利用的生物基材料体系。大力增加高端供给,在电子信息领域,开发高纯度电子化学品、特种气体等产品。

  建材产业

  力争培育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加快推动传统建材产业减量提质、新兴建材产业培育壮大,河南基本形成包括水泥及制品、建筑和卫生陶瓷等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的建材产业发展格局。

  《河南省建材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全省建材产业保持平稳增长,低效产能基本出清,新型建材占比达到30%以上,新培育绿色工厂50家,累计认证绿色建材产品500种以上,绿色建材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以上,新培育智能工厂(车间)120家,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打造引领全球的超硬材料、高纯石英等尖端产业,力争培育5个百亿级建材产业集群,中西部建材强省地位进一步巩固。《计划》要求,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水泥行业优化升级,打造“水泥+”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模式。加快玻璃行业提质发展,围绕新能源、电子信息、绿色建筑等领域需求,引导平板玻璃行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建设省超硬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电子级金刚石关键技术攻关。培育壮大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轻工业

  力争建成全国重要现代家居产业基地

  《河南省轻工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从现代家居培育壮大、时尚皮革融合跃升等4个方面制定12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到2027年,主导产业龙头带动更加强劲、集聚优势更加突出、产业规模更加壮大,培育4个国家级消费名品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6个国家级“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力争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家居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毛皮鞣制及制品加工基地、全国产业链最完备的生物塑料制品基地、传承创新华夏文明的历史经典产业大省,进一步巩固提升中西部轻工大省地位,整体发展水平跃居全国第一方阵。

  《计划》提出,提升现代家居产业特色集群,紧扣新消费、新需求、新场景延链补链,到2027年,力争培育5个特色产业集群。创新业态模式,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支持智能家居企业搭建“产品+服务”平台,到2027年,力争建设5个智能家居体验中心。

  纺织服装产业

  打造中西部最具影响力纺织服装制造基地

  《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优势企业规模和生态引领力显著增强,培育4~5个国家级消费名品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2~3个国家级“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力争培育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特色化纤产业高地和中西部最具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制造基地,加快建设纺织服装强省。

  《计划》从做强做优产业、打造特色集群等5个方面制定了16项工作任务。巩固提升化纤优势,加快棉纺结构调整,全面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传统文化、非遗与国潮风尚、现代时尚融合发展,支持蕴含中国元素、中原文化的设计“走出去”,引导企业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鼓励培育新品、优品、名品,推动创建消费名品企业品牌和“美豫名品”。

  医药产业

  加快推进“三基地一中心”建设

  充分发挥我省医疗资源大省优势,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中药高质量传承研发生产基地、高端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和医药流通集散中心。

  《河南省医药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力争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批件数(含视同)达到400个,新增二类、三类医疗器械产品3000个以上,培育3个5亿元以上中药大品种,打造2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5家企业进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全省医药产业规模效益、创新能力、企业能级明显提升,产学研医用深度融合,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基本形成现代化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计划》明确,支持省医学科学院在平台建设、人才招引、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展。支持郑州大学、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省中医药科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建设高能级医药创新平台,布局新药筛选检测、药物评价等平台。加快智能医学研究设施大科学装置建设,围绕脑机接口技术等领域开展设施前期研究。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医药领域产业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支持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参与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仿制药等临床试验。支持艾草、山药、地黄等道地药材产区申报公共区域品牌,认定一批消费名品区域品牌、“美豫名品”“豫农优品”等公共品牌。

  工程机械产业

  以郑州市为核心建设产业创新驱动主阵地

  聚焦矿山机械、起重机械、建设工程机械三大重点领域,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全力打造全国工程机械产业发展高地和重要产业集群。

  《河南省工程机械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实现企业实力与产业规模双跃升,力争全省工程机械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培育壮大一批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及操作控制系统,提升轴承、齿轮箱、液压管件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省内配套水平。

  《计划》要求,打造“一核两翼多节点”产业布局,以郑州市为核心,洛阳市、新乡市为两翼,建设产业创新驱动主阵地。郑州市聚焦高端研发与总部经济,巩固建设工程机械、煤炭综采机械领先地位,打造中部地区产业创新中枢与资源配置高地。联动平顶山、焦作、许昌、南阳等市,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

  同时,以“智能化、服务化”为重点提升转型新动能,聚焦关键技术与高端产品创新突破,内外联动提升产业发展空间。(记者 袁帅)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