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

“十四五”以来河南“121”便捷出行格局基本形成

  • 2025年10月15日 10:25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10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发布会,全面介绍我省“十四五”时期交通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付磊表示,“十四五”以来,河南交通运输系统牢记“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使命定位,立足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战略定位,“121”便捷出行格局基本形成,实现郑州与省辖市1小时通达、郑州与周边省会城市2小时通达、县城至所辖乡镇1小时通达,交通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交通基础设施织密织优

  “十四五”期间,全省综合交通网总规模将达29.2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1.4万公里。

  公路加密提质。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1万公里,90%以上的县迈入双高速时代;新改建普通干线公路4500公里,省际通道达152条;新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农村地区行路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水运全面起势。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加快建设,全省内河航道里程达1825公里。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项目整体进度完成90%以上,计划年底建成开港;贾鲁河复航工程项目用地预审获得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行业技术审查,向开工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铁路民航蓬勃发展。铁路运营里程达681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63公里,在全国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实现市市通高铁;全省形成“一枢四支九通用”机场布局,航空运输2小时内覆盖全国87%以上人口,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坐上飞机。

  便捷群众出行“走得好”

  锚定人享其行美好愿景,以群众需求为标尺,交通既有速度感更有温度感。

  跨城出行拎包走。高铁网直连全国主要城市,郑州到北京最快2小时11分、到武汉最快1小时40分。省内游说走就走,从郑州到洛阳看牡丹,高铁最快28分钟直达。

  都市通勤像串门。郑州地铁线网持续延伸,市民出行优先选择地铁成为习惯。郑开、郑许城际公交化运营,早晚高峰“流水发车”,“双城生活”通勤成本比以前降了近一半。

  农村交通有保障。我省开通农村客运线路7715条,公交化运营占比58%,日均发车5.1万辆次;常态化开行国家4A级及以上景区旅游班线200余条,农村客运实现了乡村景区和特色村镇全覆盖。

  个性出行特色足。全省新增定制客运线路629条,“交通+医疗”等特色服务产品创新发展。郑州机场“空巴联运”专线、开封“公铁联运”班线、许昌胖东来旅游购物专线等蓬勃发展。

  畅通货物运输“运得优”

  对照物畅其流重大要求,以经济高效为导向,河南正由“内陆腹地”向“物流枢纽”加速转变。

  货运体系持续完善。2024年,全省累计完成货运量29.3亿吨、货运周转量12863亿吨公里,比“十三五”末分别增长34%、48%。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正式启用,郑州机场北货运区建成投用,四港联动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降本增效增势赋能。周口港、淮滨港开通集装箱航线40条以上,2024年集装箱公铁、铁水联运量161万标准箱,比“十三五”末增长2倍。临港产业聚链成群,社会物流总额稳居中西部省份首位。

  邮政快递进阶提质。郑州成为全国第四个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中国邮政航空枢纽落地河南。全省已建成59个县级、609个乡镇级、1.3万余个村级客货邮融合场站。

  此外,我省坚持交通建设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服务中部地区崛起,“郑州—卢森堡”“郑州—吉隆坡”双枢纽推动郑州机场货运量突破80万吨,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1.6万列,内陆首个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实现“河南造”直达中亚;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沿黄陆海大通道加快建设,跨黄河运输通道达34个,天堑变通途;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沿大别山高速等重大项目建成通车,淮河航道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为老区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 郭北晨)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