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26日电 (张楠)河南省政府新闻办25日举行该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通报称,河南打造“大河工坊”职教出海品牌,高校境外办学机构达到19个,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了大量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
“‘大河工坊’品牌依托黄河文化底蕴,寓意职业教育智慧如大河奔流,滋养四方。”河南省教育厅职成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品牌以“中文+职业技能”为核心模式,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商、共建、共享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目前,一系列项目已在多个领域形成示范效应。
譬如,在服务国际产能合作上,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非洲、东南亚共建4所“詹天佑学院”,为亚吉铁路、中老铁路等项目培训本土人才超3300人,其合作开发的200余项职业与教学标准已被11个国家采纳;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在非洲设立的“大禹学院”已培养千余名水利技术人才。
河南职教出海过程中,各院校开发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资源及实训装备实现系统性输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主导制定了《输配电工程技术》等4项国际专业标准,并运用AR/VR技术开发高风险场景虚拟课程,提升培训安全与效率。
近一年,河南省高职院校成立了8个国际教育联盟,打造了“魅力汉‘豫’”等一系列特色人文交流品牌项目。埃塞俄比亚“中文+职业技能”项目由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培训当地教师,助力非洲职业教育现代化。
公开数据显示,河南省高职院校已累计选派700余名教师赴海外研修,年轻学子成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河南省教育厅厅长别荣海说:“河南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持续深化,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已进入全国前列,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