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

新规落地 河南职教上“法”条

  • 2025年09月05日 10:10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9月1日起,《河南省职业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重申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要求“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河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河南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大省,拥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所、高职(专科)学校114所,职业教育总体规模居全国前列。然而,也一定程度面临着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成长通道受限等现实难题。

  《条例》的实施能否打破瓶颈?河南职业教育将迎来怎样的变革和发展机遇?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省内多所职业院校,深入了解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看法治如何推动职业教育迈上新台阶。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破解产教“两张皮”

  9月2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习工厂,数十台数控机床和多种类工业机器人正在工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

  智能制造学习工厂是该校与珠海格力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共建的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集生产、教学、培训、教科研、技术服务于一体。“这里既是学生们的课堂,又是企业的智能工厂。”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董延介绍,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场景中,通过真实生产项目,完成技能提升和学历教育,同时实训生产的合格产品全部交付企业。

  作为全国首批“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优秀单位及第二期建设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把企业引入校园,还与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300余家企业深度融合,共建生产性实体。近五年,专业群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基本办学模式,也是其发展难点所在。长期以来,学校热、企业冷现象普遍存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两张皮”。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而随着《条例》的施行,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有了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条例》提出,支持企业、学校、科研机构面向产业园区和重点行业、领域建设区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有了《条例》‘撑腰’,学校推进产教融合的步伐会更稳更实。”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刘岩认为。

  产教融合过程中,如何解决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匹配度不高的问题?《条例》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法:根据产业布局、行业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大力发展新兴专业,引导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面向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紧缺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紧密对接我省重点产业链群,通过裁撤、新增、改造一批专业,重组和升级现有专业群,建立了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的专业结构。”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夏新颜表示,到2026年学校将实现70%为理工科专业、70%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70%学生面向全省重大战略产业就业。

  产教融合的另一个难题,是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要求适配性的问题。《条例》鼓励职业院校“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

  “从最初的订单班培养,到现代学徒制培养,再到如今的现场工程师培养,学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深度,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匹配度。”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肖珑介绍,截至目前,与该校联合开展过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企业近30家,近三年每年培养学徒达400余人,学徒在联合培养企业就业率超90%。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探索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是我省职业院校改革的一个缩影。在《条例》的保驾护航下,一张联结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网络将编织得更密。

  职教本科专业开启突破成长“天花板”

  “推动职业教育与各学段普通教育横向融通”“鼓励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资源共享,学习成果融通、互认”……《条例》强调职业教育的地位,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

  今年2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原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获批设立,首批设置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程技术、农业水利工程等6个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从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我省启航,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在学校升本之前,该校已开始探索职教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有效机制,从2016年开始,学校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

  技能人才上“高”校的背后,是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价值引领、专创融合、实践育人’的育人理念。”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陶永霞说。

  在创新课程设置上,开设“通识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基于双平台的双创实践项目课程”三阶递进的课程体系,打牢双创知识能力基础;同时,搭建创新平台,构建了国、省、市、校四级开放双创孵化平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展示舞台。

  经过不断探索,学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屡创佳绩,成功孵化河南中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河南庭度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67家科技型企业,为黄河大堤险工、山西汾河灌渠防渗等工程“强身健体”。

  在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上,《条例》体现了职业教育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特点,提出:支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持续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陶永霞介绍,学校通过组织实施竞赛培养,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探索全员化竞赛模式,让人人都有出彩机会,从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近三年,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328项。

  在职业技能大赛的舞台上,青年学子精彩绽放,职业教育的价值和前景得到越来越多认同。

  “《条例》的落地,为学校资源配置优化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将聚焦师资、实训设备、资金、基本建设四大核心资源,通过精准施策、高效整合,为教育质量提升注入强劲动力。”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周保平表示。

  既上讲台又下车间培养“双师型”教师

  既能上得了三尺讲台,又玩得转各种实训场,这样的“双面手”甚至“多面手”在职业教育领域被称为“双师型”教师,他们是职业院校的“硬核力量”。然而现实是,“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的短缺,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

  《条例》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采取多种措施,提升职业学校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

  “双师型”教师该如何培养?以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把企业实践作为“双师型”教师认定和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合作企业共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和“双师型”培训基地,选派教师深入企业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实践锻炼;完善“新教师—‘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职教专家”的教师培养成长路径,实施涵盖企业实践、技能认证、教学能力的三维评价机制。

  “教师到企业不是简单地参观学习,而是通过实践掌握行业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生产工艺流程、岗位能力需求等,并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能力。”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事负责人介绍,该校采取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双师互动”模式,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教师进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1%,成功建设国家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1个,国家级、省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3个,为打造良匠之师提供有力支持。

  如何让“双师型”教师更好发挥作用?《条例》指出,建立健全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发展要求的职业学校教师岗位设置和职务(职称)评聘制度。

  “教师的企业实践质量、能力提升效果如何,很难进行量化考核,企业也很难约束教师工作,导致教师企业实践容易‘走马观花’。”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处处长吴笑伟坦言,对此,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三维四评五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从知识达成、能力达成、素质达成三个维度实施评价;以学校专家、二级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及副教授以上教师、学生四个评价为主体;以“教学内容有用,教学资源有力,教学组织有序,教学方法有趣,教学评价和改进措施有效”为评价内容。近年来,在全国、全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上,该校教师多次斩获一等奖。

  “《条例》的实施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吴笑伟说,通过锻造一批真正优秀的“双师型”教师,挺起技能人才培养的坚实支撑梁。(记者 马愿 实习生 李承洋)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