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27日电 (张楠)8月27日上午,河南省2025年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主场活动在郑州启幕。活动以“提升全民国家版图意识、促进规范使用标准地图”为核心,借助地铁流动宣传、现场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让测绘知识与国家版图意识融入民众日常,同时集中展现河南测绘地理信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

今年8月29日是第22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8月25日至29日同步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河南省充分依托郑东万象城商业综合体、郑州地铁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的优势场景,打造宣传主场,策划并落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让测绘知识与国家版图意识更贴近公众生活。
活动现场设置了多元化互动体验区。公众通过浏览主题展板、翻阅纸质宣传资料,直观了解国家版图、测绘法规等核心概念;工作人员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及配套法规开展“一对一”解读,强化公众依法测绘意识。现场还开展了讲座展览活动,播放“小地图大作用”视频,邀请专家讲座,展示地图实物,帮助公众了解地图起源、作用以及与主权、民生等的密切联系。
为推动国家版图意识在青少年群体中落地扎根,活动特别设置“青少年绘版图”展示环节。不仅展出489幅青少年手绘地图优秀作品,还印制了《巧手绘山河 童心向祖国》主题画册与配套展板。同时,26家省内测绘单位、高校集中亮相,现场展示测绘技术新装备及河南省在实景三维建设、地理信息数据应用等领域的最新成果,直观展现河南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硬实力”。

值得关注的是,继2024年郑州地铁上线7列“测绘号”专列后,今年又新增8列主题专列,通过地铁移动场景让测绘知识、国家版图意识覆盖更广泛的受众。
据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信息显示,过去一年,河南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在法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产业应用等方面均取得进展。譬如,《河南省测绘条例》等修法进程稳步推进,地方性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实景三维河南建设坚持“边建边用”,地理信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升级;北斗三号差分信号发布,“人工智能+卫星遥感”技术融合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地理信息在自然资源管理、乡村振兴、应急救援、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景志刚在活动中指出,当前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安全形势复杂,规范使用地图存在现实困难。他要求全省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强化政治引领,创新宣传方式,严格日常监管,强化协调联动,切实提升宣传实效,筑牢测绘地理信息安全底线,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当日,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政府有关领导,各省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省内测绘学会、高校、科研院所等代表,部分中小学师生代表共同参加了主场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