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25日电 (李海珠 陈贵洋)7月25日,第十九届全国政务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其中,本届大会首次增设以“打造产业服务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开发区分会场,多地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会同专家学者,共商政务服务赋能产业链发展的创新路径。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红军在发言中表示,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其功能定位特殊、体制机制灵活,这决定了政务服务创新必须跳出传统政务服务的条块分割,紧扣产业发展全链条需求,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集成,构建与产业链深度耦合的产业服务链。
据介绍,郑州航空港区于2013年3月获批设立,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202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对郑州航空港区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重塑性改革,实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打造机制改革创新和制度性开放的“中原特区”。
当日分会场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张萌称,该区通过重塑管理体制、推动理念延伸、聚焦“关键小事”等,将“高效办成一件事”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全周期,以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推动产业聚变,牵引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跨链条、跨时间公共服务、协同管理和流程再造,探索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基层实践新范式。
“我们的核心目标,是要通过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强动能。”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邱友梅在发言中表示,该区围绕“内容增值”“效率增值”“技术增值”三个关键增值点,让“高效办成一件事”从口号落地为产业发展实效,彰显了开发区服务产业的核心职能。
谈及郑州航空港区政务服务助力产业链发展中的工作亮点,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凌争在受访时表示,郑州航空港区高层次、国际化的建设规划和产业定位,都体现出其作为国家级航空经济实验区的战略定位。他认为,重点企业的全程代办等工作,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能够优化当地营商环境,提升郑州市及郑州航空港区对海内外企业的吸引力。
“昨天我们到郑州航空港区进行实地探访,在参观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了郑州航空港区从一条跑道到万亿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也看到了其作为开放枢纽、产业新城的活力和魅力。”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绚宇同样表示,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从碎片化的服务向系统性的赋能转变是政务服务助力产业链发展的关键。郑州航空港区聚焦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要素需求来提供政务服务,为全国政务工作者提供借鉴样本,体现出该区政务服务的速度、精度和温度。
“各地的实践经验展现了开发区依托特殊体制机制,通过政务服务创新打造产业服务链的多元路径。”张红军表示,未来,期待各方深化交流、共促改革,让产业服务链成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