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

心系百姓 善治有方 河南践行"两高四着力"

  • 2025年06月18日 10:18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原标题: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丨心系百姓 善治有方——河南践行“两高四着力”系列述评之二

  □本报记者 赵若郡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

  心系百姓,善治有方。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河南正以夯基垒台之力、绣花穿针之功,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不断将治理的精度与温度融入百姓生活。

  组织扎根 筑牢治理之基

  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事关党的执政根基,是加强社会治理的关键所在。

  全省各级党组织切实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调动各方面资源力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抓住支部建设这个基础,在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上下功夫——

  郑州市金水区丰产路街道姚砦社区构建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物业党支部、非公党组织等参加的“红帆船”党建联盟,实现了治理网格化、态势感知数智化、事件处置协同化;周口市突出抓好“五星”支部建设,确保全市“三星”以上支部农村、城市社区的占比分别超过70%、75%……

  一个支部一个支部地提升,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如同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在河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直是贯穿基层高效能治理的一条红线。

  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在加强基层治理力量上下功夫——

  “到点了到点了,蹭饭蹭饭”“大娘,添双筷子可中啊”……最近,鹿邑县生铁冢镇范庄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董桂林“火”了。他提上鸡蛋、面粉走进百姓家中,自带食材是体贴,灶台边拉家常是倾听。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心与心的距离,就这样在升腾的烟火气里悄然拉近。

  选优配强乡镇班子、选好育强村(社区)头雁队伍、派强用好帮扶力量……中原大地上,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基层干部,他们磨出铁脚板,练就铁肩膀,成为高效能治理的中坚力量。

  服务凝聚 提升幸福质感

  民之安乐皆由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作。

  “这是安阳市开进社区的第一家甲骨文书屋,有4000多册书。”安阳市殷都区梅园庄街道钢五区社区党总支书记万新玲介绍,为了让孩子们放学后有地方去,社区盘活闲置资源,建成了甲骨文书屋,还提供课余阅读辅导、寒暑假爱心托管等服务。

  在钢五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三分之一。“一老一小”,牵系“夕阳”与“朝阳”。解决好这一问题,就抓住了千家万户的急难愁盼。

  “周一至周日,由六个党支部和业委会各自负责一天,让本支部内喜欢做饭的老年人,烹制真正有妈妈味道的家乡菜。”说起社区里的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让万新玲感到欣慰的是,“妈妈味道”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就餐难题,还让他们在互助共享中感受到了老有所为的价值实现。

  从解决社区居民日常需求的暖心实践,到不断拓展治理新空间,服务触角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

  全省分类攻坚抓好新兴领域党建,着力扩面提质、做优服务。

  郑州市启动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市建设,通过推行“骑手码”、试点打造“三新”港湾等举措,有效解决外卖员、快递员“进门难、停车难、充电难、休息难”等问题;

  开封市鼓楼区划分特色商圈、夜市、产业园区等专属网格20个,为3000余家个体商户、社会组织和非公企业提供心贴心“零距离”服务,探索“商网互助”网格治理新模式。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困难。有管理,更有服务,治理变量正转化为治理力量。

  矛盾化解 促进社会和谐

  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要落实到具体的事和人。

  ——强化问题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练就洞察于微的本领,最大限度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在商丘市虞城县,许多村干部都有自己的矛盾调解记录本。对于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村干部会多次协商,并留存记录。“事情难不难?”有干部说,再难都要面对,做通工作就不难;也有干部说,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在平时,才能第一时间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畅通表达渠道,坚持民呼我应。用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载体平台,发挥好人大、政协、群团组织等联系服务群众的作用,及时反映和协调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坚持一站化解,以综治中心为重点,全流程完善“统一受理、分类流转、依法办理、闭环管理”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整合力量资源,凝聚治理合力。社会治理是大家的事,大家的事应该由大家一起来做。只有汇集各方力量和资源,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让群众唱“主角”,才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老娘舅”“银发奶奶”……中原大地上,一支支志愿者队伍活跃在矛盾调解一线,他们凭借着扎实的群众基础,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让“琐事不出楼,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社区”。

  民生小事里,浸润着执政为民的大情怀,也淬炼着社会治理的大智慧。当中原善治的答卷在万家灯火中徐徐铺展,国家安全之基、社会安定之本、人民安宁之愿,正日益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坚实、最温暖的底色。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