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

一季度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有序推进

  • 2025年04月27日 15:37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4月24日,省政府办公厅通报2025年一季度我省重点民生实事进展情况。记者了解到,一季度我省10件重点民生实事有序推进,其中部分工作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我省从增强就业力、提高匹配率等方面发力,持续提升就业服务保障能力。截至3月底,全省已完成职业技能培训84.4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证)23.4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2.2%、36%;已举办1553场专场招聘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0.9%;新建了15个县级零工市场,已累计新、改建了742个零工驿站和131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0%、36.7%、32.8%。

  校园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我省积极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园安全能力提升工程,截至3月底,已对4.2万所幼儿园、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在消防设施和安保器材方面的短板不足进行排查,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已对918所幼儿园、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实施校园安全能力提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0.6%。

  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我省建立省、市、县三级专班联动机制,印发联合开展2025年度全省普通国省道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隐患路口排查工作的通知,研究农村地区道路交通隐患排查治理建设资金保障工作。截至3月底,已完成排查4200个存在安全隐患的路口和325个发生过伤亡交通事故的重点隐患路口;已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379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5.3%。

  全力提升农村道路和客货邮物流配送服务质效。截至3月底,全省已累计新、改建标准化“一点多能”物流快递服务点381个,新增客货邮融合线路68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4%;已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034.6公里。

  积极应对老龄化,需要不断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我省民生实事中新纳入“提升农村普惠养老服务能力”事项,印发《关于明确2025年养老服务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工作的通知》《申报2025年彩票公益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通知》,将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列入2025年彩票公益金支持范围,并建立工作台账。

  体育不仅是赛场上的竞技,更是越来越多群众认同的生活方式。在增加免费或低收费体育场馆供给方面,我省制定实施2025年河南省体育领域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管理工作的通知》,已完成对150个多功能运动场项目的实地勘察和选址,组织各地制定国民体质年度监测服务计划。

  继续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响应广大新能源车主的诉求关切。截至3月底,我省已新建公共充电桩5000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5%。

  基层医疗是实现医疗资源均衡普惠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我省制定2025年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全员在线培训考试项目实施方案,已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和人员培训需求调研。

  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截至3月底,全省已累计完成宫颈癌筛查16.06万人、乳腺癌筛查16.76万人;免费产前筛查覆盖率达到76.98%,新生儿“两病”筛查率达到99.45%,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9.47%,分别高出年度目标任务11.98个、4.45个、4.47个百分点;1.13万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0.87%。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截至3月底,已为813名重点群体青少年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团辅活动968场,覆盖青少年3.6万余人次,开展线下青少年个案心理咨询3228人次,通过河南省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开展线上心理咨询2926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9.26%。(记者 宋敏)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