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

"中原象"拥抱"八桂香" 谱写合作新篇章

  • 2025年04月16日 09:39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插图/王伟宾
插图/王伟宾

  中越边境,友谊关前,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里,建筑面积近1.8万平方米的仓库资源正向河南企业敞开怀抱,广阔的东盟市场近在咫尺。

  中原腹地,郑州机场北侧,郑州新郑综保区保税物流园已是广西企业的“飞地”,既能直接对接覆盖数亿消费者的中部地区庞大市场,又可借助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等航线资源直达全球主要经济体。

  近年来,河南积极主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广西频频互动,“中原象”与“八桂香”心手相连,谋划共建“内陆+沿海”双枢纽,打通“郑州航空港—北部湾港”陆海空通道,推动“内外循环衔接、陆海双向开放”,携手谱写跨地区合作“买全球、卖全球”新篇章。

  一颗榴莲,成为新一轮豫桂合作的“红娘”

  郑州市民赵芳是一位榴莲爱好者,她每周都要到家附近的大型商超买颗榴莲“过过瘾”。冻着吃、烤着吃、榴莲壳炖鸡汤……赵芳热衷发掘榴莲各种新鲜食用方法,乐此不疲。

  自称“榴莲专家”的赵芳却想不到,她无比熟悉的榴莲竟能跳出食物的范畴,扮演“红娘”的角色。

  时间回溯到2024年8月25日,吉隆坡—郑州鲜食榴莲包机首航落地河南,马来西亚鲜食榴莲第一次进入我国境内,1500箱、净重15吨、10个品种的鲜食榴莲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走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正是这次马来西亚鲜食榴莲的“进口之旅”,拉开了新一轮豫桂合作的大幕。

  “马来西亚鲜食榴莲成功进入国内市场,‘榴莲三姐妹’功不可没。”忆起当时的情形,郑州航空港区口岸管理局局长郭利超说,除了负责组织货源的马来西亚榴莲果商、蛙梿国际集团总裁拿督朱佩琳,和拥有海量客户群体、擅长销售高端进口水果的河南全球蛙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原冰,广西北港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霞也全程参与这次活动,从考察果园到为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在“榴莲三姐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而在韦霞看来,有了郑州航空港区口岸管理局团队及郑州海关所属郑州机场海关、郑州边检站等联检单位的通力合作,郑州航空口岸通关效率全国领先,为榴莲进口扫清障碍。

  通过这次愉快的合作,郑州航空港看到了广西国有平台的操盘能力、雄厚实力,广西北港物流也看到了郑州航空港优良的营商环境和郑州航空口岸在进境商品集疏方面高效的“全链条”优势,双方迅速建立起深厚感情和互信关系,有了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展开更多合作的强烈愿望。

  一个月后,还是这颗榴莲,再次牵起了豫桂合作的“红线”。

  2024年9月24日,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盛大举行,在当天举办的“魅力之城”郑州市经贸合作交流会上,马来西亚榴莲产供销全产业链合作项目正式签约,吸引广西北港物流再次热情加盟,谋划进一步发挥广西国有企业和郑州航空港枢纽平台的优势,开启马来西亚—郑州航空港的海空联运、海陆联运新路线,全程冷链运输马来西亚榴莲液氮果,丰富榴莲进口的运输渠道,成为鲜食榴莲航空运输的有机补充。

  在轻车熟路的第二次合作中,郑州航空港与广西北港物流的关系又一次得到巩固和升华,为“中原象”全面拥抱八桂大地奠定了基础。

  感情升温,豫桂一次次“双向奔赴”

  凭祥综保区依托友谊关口岸而建,而友谊关口岸是我国通往越南及东盟各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中国—东盟热带水果最大的进口口岸及国内货物出口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区位禀赋如此优越,凭祥综保区保税仓库供应紧张、一仓难求。

  河南新宁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我省唯一在A股上市的物流供应链企业,以电子元器件进出口保税仓储为最初核心业务,是一家典型的外向型企业。“我国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东盟市场稳定繁荣,是我们最想开发的新市场。”该公司总经理李超杰说。

  今年3月,郑州新郑综保区与广西凭祥综保区达成共识,分别在两个综保区挂牌设立“两区双园”跨境货物共享中转仓,服务保障两地企业开展跨境货物集结集拼及中转分拨等业务,给正在寻求增量市场的新宁物流带来了新机会。

  李超杰告诉记者,他们抓住新机遇,抢先下手,一期拿下凭祥综保区超6000平方米的保税仓,打通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从中原到东盟的出口通道,和越南“双仓联动”拓展跨境物流、物贸一体等业务,实现企业在东南亚的新布局。目前,新宁物流跨境货物共享仓选址、权责等细节已基本敲定,投入使用指日可待。

  新宁物流在开拓越南及东盟市场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背后是豫桂两地在“榴莲合作”之后,感情不断升温,展开一次次“双向奔赴”,正朝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合作迈进。

  去年9月,郑州航空港区与广西南宁五象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促进两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五象新区将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载体,支持河南尤其是郑州航空港区所辖企业开拓东盟市场,在五象新区设立面向东盟的分支机构、区域总部及生产基地;郑州航空港区则支持五象新区所辖企业在郑州航空港区设立分支机构、区域总部及生产基地,开拓“空中丝绸之路”欧亚市场。

  1月13日,由南宁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小强带队的南宁五象新区考察团来到郑州航空港,推动豫桂产业协同和物流枢纽联动发展。航空港区、五象新区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建立领导定期互访交流机制,正不断深化并丰富合作内容与形式。

  3月5日,郑州航空港商品服务有限公司与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整合铝产品、棉花、花生、化工品等河南优势品类,与水果、橡胶、棕榈油、有色金属等北部湾特色品类,共同打造跨区域商品池推动大宗商品交易,谋求实现从“物理联通”到“规则联通”、从“交易合作”到“生态共建”的跃升,构建“内外循环衔接、陆海双向开放”的大宗商品生态圈。

  ……

  北部湾的清新海风,跨过山河吹到河南商都;中原大地的丝路驼铃,穿越关山奔赴西南热土。“中原象”和“八桂香”的一次次“双向奔赴”,丰富供给、拉动消费,共同推动两地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

  携手闯世界,“内陆+沿海”双枢纽呼之欲出

  4月11日上午,在位于郑州航空港东南部的郑州国际陆港,欢快的汽笛再次鸣响,一列货运班列载着硫酸铵化肥、汽车零配件等货物,将从云南磨憨口岸出境驶向东盟国家——今年年初,郑州国际陆港已实现东盟班列常态化开行。

  河南地处中国之中,不临海、不沿边,但一直向往更大的世界,不断尝试产业经济突围,东盟便是突围的重要方向之一。

  经过多年努力,东盟已成为我省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焦作风神轮胎占越南卡车轮胎进口份额的15%,宇通新能源客车配件东盟方向年出口量约2.8万标箱,南阳香菇制品在东盟年销售额达50亿元……与此同时,越南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占郑州手机产业配套需求的40%,河南生产假发所需的原料,烹饪河南美食所需的胡椒、八角等调味料,也大多数来自东盟国家。

  为进一步“缩短”河南到东盟之间的“距离”,除中欧班列东盟班列常态化开行外,郑州航空港还不断新开、加密到东盟的货运航线,与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国际枢纽密切合作,河南首家国外航司中国区总部柬国航郑州代表处落户航空港。2024年12月13日,中国·郑州—泰国·曼谷GMS(大湄公河次区域)线路,从郑州航空港成功首发,打通了我省与东盟之间的国际公路运输物流通道。

  “郑州航空港与广西多地多部门的合作,将进一步丰富豫品出海的物流形式,拓宽我省到东盟的贸易通道。”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振说,广西被定位为中国—东盟门户,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的最前沿,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陆海交汇的门户。与广西携手开拓东盟市场,既是优势互补也是强强联合,将产生“1+1>2”的效果。

  双向市场拓展。河南方面依托中原腹地辐射中西部,广西方面链接东盟及RCEP市场,双方共建“内陆+沿海”双枢纽,打通“郑州航空港—北部湾港”陆海空通道,形成覆盖中西部、东南亚的贸易网络。

  跨境贸易试点。联合申报跨境大宗商品交易试点,探索保税交割等创新模式,降低跨境交易成本。

  供应链金融与仓单创新。探索跨区域仓单质押融资、联合仓保险池等新模式,降低贸易商成本和风险,增强客户信心。

  物流与供应链优化、区域一体化市场共建、市场信息与客户资源共享……豫桂合作有着巨大潜力,正在擦出更多的“火花”。

  虽远隔千里,但豫桂之间交流与合作源远流长。2009年两省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揭开了全面合作的新篇章,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互动愈加频繁,不断结出丰硕的合作成果。如今,豫桂在双向奔赴的基础上携手闯世界,加快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支点上同向发力,不仅能让“中原象”跑得更快、长得更壮,也将让八桂大地壮歌更响、桂花更香。

  新闻链接

  豫桂合作大事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

  河南企业在桂投资项目200余个

  总投资额超过1200亿元

  近年来,河南主动对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促进豫桂东盟物流与贸易协同发展赋能

  ●2018年陆海新通道物流洽谈会

  ●2019年豫桂东盟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物流合作洽谈会

  ●2020年豫桂东盟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洽谈会

  ●2022年“豫桂东盟物流大通道项目”发布

  ●2024年海内外豫商广西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

  (记者 杨凌 赵同增 通讯员 马凌霄)

  短评

  以双枢纽缔造双赢佳话

  一颗鲜食榴莲,从马来西亚抵达河南仅需36小时——这样的高效物流,不仅展现了郑州航空港的枢纽能力,更是豫桂合作的生动注脚。作为中国—东盟贸易的“黄金商品”,榴莲的快速通关与运输,正是豫桂两地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考察时强调,郑州跨境电商要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多年来,我省牢记殷殷嘱托,以“不靠海不沿边,一条跑道飞蓝天”的创新路径,奋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桥头堡”,有着坐拥西部陆海新通道核心枢纽优势,2024年对东盟进出口额达3978.2亿元。河南深度链接东盟市场,广西便是最好的搭档之一。

  马来西亚鲜食榴莲,首航落地郑州航空港;启用郑州国际陆港,“钢铁驼队”从航空港驶向全世界;丝路合作结硕果,智利阿里卡州驻郑州经贸联络处落户航空港;全球首个落地机场的1688选品中心在河南启用;郑州—曼谷GMS线路首发,我省国际公路运输进入“双核时代”;年货邮吞吐量突破八十万吨,郑州机场纪录再刷新……锚定新定位,打造增长极,2024年,郑州航空港抢抓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持续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和世界拥抱得更加紧密,越来越具“国际范”。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不仅要主动对接国内市场,更要向“海”图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深化与东盟国家贸易协作,拓展提升开放通道,做深做强开放平台,方能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豫桂不断深化合作,是形势所需。河南方面依托中原腹地辐射中西部,广西方面链接东盟及RCEP市场,双方共建“内陆+沿海”双枢纽,打通“郑州航空港—北部湾港”陆海空通道,豫桂携手闯世界,定能形成覆盖中西部、东南亚的贸易网络,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李晓星)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