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2月25日电 (杨大勇 张艺)充电基础设施如何建?如何保障新能源汽车用电?2月25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系列新闻发布会通报,该省建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协调机制,按照“分工合作、协同推进”的原则,围绕不同部门开展区域公共领域充电设施建设。

通报称,2024年河南省确定新建公共服务领域充电桩目标任务2万个,实际新建2.9万个。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均按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郑州市以“双向发力”模式为总牵引,建立工作推进、督查考评、日常调度三项工作机制;许昌市建立“市级部门统筹、县(市、区)组织、街道(乡镇)落实”三级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合力推动工作有效落实。
通报还称,针对通行高峰时段特别是节假日期间个别服务区出现充电供不应求的问题,河南采用持续优化充电桩布局、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充电繁忙服务区调度的方式,不断推动充电设施“一张网”布局、“人、车、桩、网”深度融合发展。此外,将优化完善布局,基于交通流量、人口密度和电动汽车保有量等数据,合理预测充电需求,科学规划充电基础设施布局,确保城乡、不同区域间的充电设施分布均衡。
“积极引导鼓励各地在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着力加大对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应用。”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董海立介绍,2025年,河南将新建公共充电桩目标任务2万个以上,并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安全总监胡耀松介绍,2023年底前,河南已实现开通运营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开通运营的183对高速服务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共建设充电桩3304个,充电车位3923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