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25日电 (韩章云 李悦)9月24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在郑州举行2024年河南省归国援外医疗队总结暨新队组建工作会,听取中国第24批援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医疗队和第16批援厄立特里亚中国医疗队工作述职和派员单位工作汇报,并安排部署第26批援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医疗队和第18批援厄立特里亚中国医疗队组建工作。

自1974年以来,河南先后向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科威特派遣了70批医疗队、1426名队员,为提高受援国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巩固深化中非传统友谊做出贡献。
2023年4月,由河南组建的第24批援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医疗队和第16批援厄立特里亚中国医疗队62名队员赴非洲执行医疗援助任务。三支医疗队在外期间,与受援国同行并肩战斗,为受援国民众解除病痛。
回忆在埃塞俄比亚的工作经历,第24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队长陈召起表示,虽挑战众多,但中国医疗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救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最终圆满地完成了医疗援助任务。
第24批援赞比亚医疗队队长朱长举介绍,医疗队在当地建立了医务室、药房,为当地民众提供全天候的服务。“记得有一次凌晨两点,有患者突发急症,我们的队员二话不说,立即前往患者家中进行紧急会诊,确保患者生命得到及时救治。”
第16批援厄立特里亚医疗队队长朱振军表示,如果未来还有机会,他会毫不犹豫,继续在国际医疗援助的征途上贡献力量。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红乐表示,今年是河南承派援外医疗队50周年,也是该省援外医疗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对于今后河南援外医疗队的工作方向,她指出,要加快推动9个中非对口合作机制项目建设,加强中赞腔镜中心等7个建成项目的运营管理。持续深化与受援国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远程医疗、慢病防治等方面的合作,加强受援国重点科室建设;落实好中医药“走出去”,发挥河南省中医药资源大省优势,积极推进与受援国中医药技术交流合作。提升援埃塞俄比亚中国中医中心服务能力,积极推动援厄立特里亚中国中医中心年内建成,持续为当地培训中医实用技术人员,不断增强中医药辐射带动作用。继续通过孔子学院等开展中医药知识讲座,传播中医药文化。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纪委书记邵梦对河南援外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河南的援外工作在全国属于第一梯队,希望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总结先进经验,弘扬医疗队精神,擦亮医疗队金字招牌。下一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应在深化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由发展援助迈向发展合作,加强与医疗队所在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帮助非洲医生掌握更多的适宜技术,服务非洲人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