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

河南省教育大会召开 楼阳生讲话

  • 2024年09月19日 09:49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全省教育大会召开

全面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朝着建成教育强省目标扎实迈进

楼阳生讲话 王凯主持 孔昌生出席

  9月18日,全省教育大会在郑州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进行动员部署,为实现“两个确保”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省委书记楼阳生讲话,省长王凯主持,省政协主席孔昌生出席。

  楼阳生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不断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感责任感、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自觉性坚定性,奋力谱写教育强省建设新篇章。

  楼阳生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以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时不我待的竞进姿态、久久为功的历史耐心,全面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朝着建成教育强省目标扎实迈进。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推进“五育并举”,持续深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和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需求、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创建,深入推进高校“三个调整优化”,培育建设更多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加强教育与科技协同布局,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贯通产学研用,大力培育一流创新人才,为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不断增势赋能。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牵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推进职教贯通职普融通,优化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环境,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高技能人才大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快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完善终身学习推进机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要着力打造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扎实开展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统筹优化教师管理与资源配置,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支持有实力的院校“走出去”办学,不断提升我省教育的影响力、竞争力。

  楼阳生指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形成建设教育强省的强大合力,为实现“两个确保”、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通报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情况。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原工学院、平顶山学院、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洛阳市航空实验学校、周口市淮阳区鲁台镇第一中心幼儿园作发言。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设分会场。

  孙梅君、孙守刚、江凌、张巍、王战营、陈星、安伟、王刚、张雷明、张敏、李亚、张建慧、宋争辉、段文龙出席。(记者 冯芸 马涛)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