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

2024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启动

  • 2024年08月12日 09:49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原标题:文化中国行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2024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启动 从“小金钟”聆听大河回响

  厚重黄河文化邂逅合唱高雅艺术,七夕之夜,一场特别的“国字号”音乐盛会来到郑州。

  8月10日晚,寓意“黄河帆影,艺术之舟”的郑州大剧院流光溢彩、星光熠熠。吕继宏、戴玉强、王丽达、李秀英、陈滢竹、李新现等多位“金钟之星”悉数到场,著名指挥家许知俊、黄俊博等先后登台,与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内蒙古少年合唱团、河南理工大学力行合唱团、郑州师范学院尚韵合唱团、郑州爱乐乐团一起,为观众现场演绎一场别样的音乐盛典。以2024中国音乐小金钟——首届全国青少年合唱展演的启幕为始,2024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正式启动。

  乐动“小金钟”,从多首曲目聆听一条大河的动人回响。当晚,混声合唱《黄河认得我》,深情表达黄河儿女对黄河的深厚情感;歌曲《走西口》,以黄河流域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情感表达,讲述黄河儿女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更是将整个音乐会氛围推向高潮。

  黄河之滨,风华“郑”茂。“聚焦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通过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的举办,以文艺的形式不断弘扬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郑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多年来,郑州市聚焦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深厚内涵,先后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微博文化之夜等大型文化活动,创新推出《唐宫夜宴》《水月洛神》等一批文艺精品和建业电影小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全方位塑造“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的文化标识。

  作为国内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青少年音乐盛会,“小金钟”的举办将给郑州、河南带来哪些文化碰撞?

  “‘小金钟’全国青少年合唱展演会聚国内优秀合唱团队与艺术家,不仅促进音乐艺术的交流互鉴,还将大大激发本土音乐人才的创作热情与表演欲望,助力打造特色音乐生态,为河南音乐事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院长戴玉强说。

  动人的音乐总是根植于厚重的文化,这方面,河南从不缺“乐感”。从八千年前的贾湖骨笛、五千年前的陶埙、四千年前的龙山特磬,再到豫剧、河南曲剧、越调等地方剧种,以及河南坠子、河洛大鼓、南阳鼓儿哼等曲种,丰富多样的音乐形态也将反哺合唱艺术、给予大众文化滋养。

  第一次来到河南,内蒙古少年合唱团16岁的敖奇带着无尽好奇,与小伙伴们打卡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感受古都新风,“很震撼!通过现代声光电技术,看到郑州最初的模样。感觉许多文化元素都能融入音乐及舞蹈创作中,比如豫剧唱腔。”敖奇兴奋地说。

  用歌声传递黄河文化独特魅力,深入走进郑州、读懂郑州。“小金钟”展演期间,正在展出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丝绸之路·黄河:长河灵岩”主题展等黄河文化月活动与其相互辉映,来自全国的40支参演队伍将以郑州博物馆、郑州美术馆、商城遗址公园为场景,开展文化沉浸式体验及快闪活动,让歌声与文物、美术共鸣,展现城市历史与现代文化共生交融的独特魅力。

  以音乐为纽带,以传承为使命,黄河故事与青春活力在郑州激情交响。(记者 祁道鹏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浩)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