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

黄河大学,真要来了?

  • 2024年07月19日 09:33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责任编辑:李新贺

筹备工作已正式启动

  黄河,千里滔滔,流经九省区。近些年,一直有筹办一所黄河大学的呼声,河南省与山东省均曾明确表达过筹建黄河大学的意愿。

  近日,河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网上申报系统的项目办理结果公示显示,黄河大学(筹)项目一期工程,由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经济发展局(统计局)审批,并且已备案。

图/河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网上申报系统官网截图
图/河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网上申报系统官网截图

  河南大学资深教授、河南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他近期前往郑州航空港进行调研时,从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黄河大学的筹备工作已经正式启动。

  耿明斋指出,长期以来,河南社会各界对于动员民间力量创办新型高水平大学的呼声一直很高,他本人也多次向相关部门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招引科学界、教育界创办此类大学的建议。

  他认为,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河南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在此背景下,高水平大学和高端研究机构作为人才聚集的重要平台,被视为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设黄河大学一直都是当地关注的焦点之一。

“黄河大学”之争

  事实上,河南郑州历史上有过一所黄河大学。1985年,黄河大学在郑州正式成立,成为我国第一所中外联办的综合性高等学府,由美籍华人程君复筹建,两院院士、两弹功勋科学家秦元勋担任首任校长。

  在创办期间,黄河大学曾实施了诸多新潮举措,例如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学分制、全英语教学、招生直接研究生起步等,无论是起点还是办学层次都是非常高。不过,这所新体制的学校由于在当时的环境下受到很多限制,尤其是在秦元勋校长离校后,人才流失严重,办学困难,仅仅存在了6年时间。1991年,黄河大学撤销建制,并入郑州大学。

  近年来,不时有关于重建或恢复黄河大学的提议和讨论。2020年11月5日,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建议“恢复重建黄河大学”。对此,河南省教育厅回复表示,河南正积极谋划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力求利用和整合相关资源建设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本科高等院校。同时会充分考虑网友的建议。

郑州城市景观。图/图虫创意
郑州城市景观。图/图虫创意

  值得注意的是,以“黄河”之名建一所大学的意愿,并非河南独有。

  2021年,有网友通过济南市政府网站“民声连线”栏目留言称,希望在济南新旧动能转化区建立一个面向未来、服务动能转化、高水平、智慧型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该网友的建议得到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理委员会的答复,表示将探索筹建黄河大学,探索在起步区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这一回应自然引发了关于“黄河大学”归属的争议,彼时河南网友纷纷留言,称“黄河大学复建也只能是河南,山东最多叫黄河下游大学”“郑州早就有黄河大学,山东为什么不建泰山大学,非要跟河南抢黄河的名头”。

  尽管关于黄河大学的讨论已持续多年,但此次能进入“筹备”阶段,与近年来河南省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密切相关。

  2021年,河南在全国省级单位中率先成立了科技创新委员会,由河南省委书记、省长担任双主任,负责决策和研究科技与教育的重大问题。

  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河南省在科技和教育方面取得快速发展,这也是黄河大学筹建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过,除了河南,山东也对筹办黄河大学表现出浓厚兴趣,因此,河南能否真正抢到“头筹”,仍需观察。

 仍存在不确定性

  张占仓表示,鉴于当前河南省高水平大学相对较少,而中国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水平大学和高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筹建黄河大学一直都是当地比较受关注的议题。

  至于为何启用原名“黄河大学”,张占仓认为,黄河文明对中国文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若能以黄河之名命名并建立一所大学,会有较大影响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开放室主任卢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名单中,河南以174所的高校总量超过江苏、广东,位列全国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省,但其高校接近2/3都是专科院校,与江苏、湖北、广东等地仍有较大差距;河南省内仅有的两所“双一流”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在全国大学排行榜中并不靠前,省内没有985和部属高校。

  因此,对于高考报名人数超过百万的河南而言,名校资源显得尤为稀缺。

  张占仓透露,关于黄河大学的发展方向与定位,河南省内有过诸多讨论,目前来看,更偏向于成立综合性大学。这一定位是基于综合性大学在学科覆盖面、团队综合能力以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

  多位受访者普遍认为,建设综合性大学有助于提升地方的整体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潜力。

  耿明斋认为,筹办黄河大学,政府是规划、组织、推动和公共资源支撑者,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应认识到动员民间力量创办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沿海发达地区和南方省份已经有不少先例,如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福耀科技大学,以及正在建设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

  关于未来黄河大学的构想,卢伟认为,目前黄河大学正处于规划阶段,采取什么样的建设路径和模式,明确什么样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对于黄河大学的建设至关重要。

  “在河南明确提出要集全省之力打造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航母’和高校数量众多的背景下,黄河大学是采取部省共建,或引入国外知名高校共建,或依托社会力量建设还是与沿黄省份共建都将决定黄河大学的定位和层次。”他说。

  卢伟指出,如果仅仅依托河南自身力量建设黄河大学,其服务范围将主要局限于省内。然而,若能与国外高校携手共建,则有望引入并探索更多元化的国际教育合作模式,着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另外,若采取与沿黄省份共同建设的模式,则可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共同规划学科布局与人才培育策略,强化流域上下游省份间的科技教育合作,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黄河大学能否最终顺利成立,与当地资金投入的充足程度、组织实施的有效性以及相关法规和政策的支持力度有着直接的关联,这些因素均会对其办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他进一步指出,尽管郑州航空港作为郑州的一个新区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但总体来看,其资金实力是否充足仍存在不确定性;同时,虽然河南省可能会对黄河大学的建设给予一定的支持,但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政策上所能给予的支持力度和作用仍然有待观察。他说,只有妥善解决这些关键环节的问题,黄河大学才有进一步推进并顺利成立的可能。

  作者:陈淑莲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