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

河南省技能人才数量缘何三年能翻番

  • 2024年05月21日 09:45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本月中旬闭幕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我省代表团金牌数量全国第一。此前一天,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南专场介绍了我省技能人才队伍情况:全省技能人才达到181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50万人,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而在3年前,我省技能人才在劳动力人口中的占比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9个百分点,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中的占比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9个百分点。

  3年时间,全省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数量各自翻了一番,占比跃入全国前列,河南做对了什么?答案是——抓住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这一关键。

  技能多起来:

  向人口红利要人才红利

  左手护目镜,右手焊枪柄,轻轻点动下,弧光四射,焊缝完美“愈合”。宇通集团实训车间牛东昌大师工作室,徒弟们围在技能大师牛东昌身边,一个个全神贯注。2022年6月,赵腾飞来到宇通集团向牛东昌学习焊接技术,“在师傅手把手教导下,我掌握了技能,拿到了焊工技能证书,实现了从‘门外汉’到‘懂行人’的转变。”

  师傅尽力教,徒弟努力学,技能学习在宇通集团蔚然成风。“干了大半辈子焊接,年年带徒弟,我明显感觉到这几年愿意学习技能的人多了,仅这3年跟着我学的就有5600多人。”风气变化的推动力是什么?在牛东昌看来,与“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开展有直接关系,“企业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技能河南’建设目标驱动下,许多企业都制定了目标任务,对学技能员工的激励政策也到位,拿到证书在工作中就有津贴,所以有条件的人都愿意学,争着考证。”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技能人才为宇通集团走向世界打通了道路,也为河南提供了实施“换道领跑”战略,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不竭动力。

  “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不仅需要大量顶尖、领军的创新人才,也迫切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河南人才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长林说。

  河南坚持前瞻30年想问题、作决策,2021年部署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并在随后高位推进,连续3年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作为全省重点民生实事,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并实行政府目标考核管理,对河南发展产生的影响已逐步彰显。

  技能强起来:

  为工业生产注入发展动力

  这影响,反映在数据上呈现出曲线向上,变化最是直观。

  现在,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数量与3年前相比各自翻了一番,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另外,3年前,河南技能人才总量占全省劳动年龄段人口比例低于全国6.9个百分点,如今河南技能人才总量占全省劳动年龄段人口比例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一低一高,意味着提升了将近17个百分点。

  向上的数据曲线之中,还藏着众多技能学习者的收入增长。企业里,员工因有技能等级证书而拿到几百元到上千元技能津贴的成为普遍现象;农村里,务工者因学习技能而找到稳定工作的也“遍地开花”。“干过很多工作,收入也不稳定,现在参加母婴护理培训考了证后,学校还推荐就业,月薪8000—12000元,1个月工资能顶过去2个月,感觉日子有奔头、有盼头。”驻马店经济开发区居民刘芳高兴地说。

  技能成才、技能增收的成效显著放大,反过来进一步助推技能人才队伍的跨越式发展、跃迁式壮大,为我省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2023年4月6日,郑州比亚迪第一辆整车下线,项目实现37天开工、17个月顺利投产,跑出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中原“加速度”。王长林分析,比亚迪牵手我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省的人力资源优势对比亚迪落户起到了重要作用。全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明晰,劳动者技能素质明显提升,一方面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又为技能人才施展本领提供了广阔舞台,使培育培养与成长成才良性互动。

  随着技能人才总量增加和技能人才占比提升,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也受到国家层面肯定。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全力推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纵深实施、提质增效,技能人才支撑现代化河南建设能力更加坚实。尤其是去年8月,河南成功获得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承办权,体现了国家对“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标志着河南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技能新起来:

  筑牢新质生产力“根基”

  2023年河南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6%、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实施重点产业项目1.1万个、总投资7.9万亿元。如今,在各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对河南的意义将更加重要。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其核心是创新,动力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其中,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发展第一资源,对新技术、新理论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河南开放大学教授孙斌说,只有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拔尖创新人才队伍,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抢占先机,才能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

  这支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如何锻造?需要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来筑底。因为,技能人才队伍素质的整体跃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之“质”的必要条件,以人才培养之“质”驱动科技创新之“质”,方能进而提升新质生产力之“质”。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未来路径早已定下——到2025年,完成1500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基本建成全国技能人才高地;到2035年,从业人员基本实现“人人持证”,全民能力素质明显提升。

  河南将持续发力,紧紧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让更多的河南工匠在各行各业展现身手,让更多的河南年轻人技有所长,实现梦想。(记者 王向前)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