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

河南:打赢三夏攻坚战 争取丰产又丰收

  • 2024年05月20日 09:57
  • 来源:河南日报
  • 责任编辑:李新贺

  原标题:坚决打赢“三夏”生产攻坚战丨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

  今日,小满。

  风吹麦田千重浪,麦粒渐满穗金黄。“中原粮仓”河南迎来丰收季。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

  “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1/4。

  夏粮丰收,全年主动。“三夏”既是夺取夏粮丰收的关键期,又是夯实秋粮生产的基础期,关乎稳产保供、农民增收,关乎社会大局稳定。

  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省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推进“十大建设”的关键一年。抓好“三夏”生产,夺取夏粮丰收,重任所系,担当使然,坚决打赢“三夏”生产攻坚战,意义非常。

  “五良”融合科技赋能,打赢这场攻坚战有基础

  农田是基础,好田地种出好庄稼。我省在已经建成85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六化”要求,启动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亩均投资4000元以上,已高质高效建设378万亩。

  行走各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各种叫不上名字的“黑科技”和设施应用,颠覆着你对“面朝黄土背朝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认知。“原来,土地也可以这样侍弄,增效增值!”这是很多人的感慨。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我省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去年12个品种入选全国主导品种,成为入选最多的省份。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年产小麦种子36亿斤,约占全国的38%。越来越多的农户选用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的品种,愿意种、种得上、种得好。

  良种配良法,高产有保障。在遂平县常庄镇一块示范田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高产栽培岗位专家、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李向东,在向几位种粮大户讲解小麦后期管理注意事项。

  地力提升、科学栽培、绿色植保、水肥一体、一喷多促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越来越为农民所熟悉,“看得见、听得明、问得清、已掌握、用得上”,越来越多的田地开始尝试先进实用技术。

  农机加农艺,减损又增效。每年“三夏”,大型农机驰骋麦田的场景让人震撼。目前,全省有拖拉机319万台,配套农机具728万台,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小麦、玉米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这些都为“三夏”生产插上了科技翅膀,提供了科技保障,增加了丰收底气。

  环环相扣麦管有力,打赢这场攻坚战有希望

  “今年麦子长势不错,不出意外的话,能有个好产量!”和商水县种粮大户刘天华一样,很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都在铆着劲争取丰收。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环环紧扣抓好麦田管理,大规模组织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科学高效防灾减灾,落实单产提升各项措施,面对赤霉病、大风倒伏、干热风等风险,一个过程一个过程地抓,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落实。

  “当前小麦生产形势总体较好,总产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为实现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全省“三夏”生产暨夏粮收购秸秆禁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研判。

  抢时抢收抢种,打赢这场攻坚战有保障

  风吹麦浪满地香,获嘉县位庄乡大位庄村的麦地里,种粮大户徐方子正带着无人机团队给小麦喷施磷酸二氢钾。“现在是麦子灌浆的关键期,喷一些叶面肥促进小麦灌浆,麦子籽粒饱满了,今年也能有个好收成。”徐方子说。

  麦子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气象部门预测,我省近期气温普遍偏高,有干热风出现的可能。驻马店市动员群众喷施叶面肥,并通过喷灌、微灌、滴灌等方式进行科学浇灌,改善土壤墒情,提高小麦抗干热风能力。

  “麦熟一晌”,夏粮收割抢时间、抢进度。今年我省预计“三夏”期间投入农机400万台(套)以上,其中联合收割机20万台,以满足收割需要,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为了给农机调度绘就最佳线路图,不少农机装上了北斗智能监测终端这个“智慧大脑”。“装上智能监测终端后,依托‘河南农机云平台’,不仅可以实时监测到农机的作业质量、作业图像,还可以看到农机的行驶轨迹,为‘三夏’期间农机共享共用、合理调度提供方便。”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农机装备处一级科员赵华威说。

  麦子要收好,更要储好。今年夏粮收购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储备轮换数量约50亿斤,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已签订订单收购、代收代储和租仓等市场化收购订单90亿斤,粮食流通将保持活跃态势。

  “夏抓粮,秋抓钱。”种足种好秋粮,不仅关乎我省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更与老百姓的钱袋子息息相关。我省秋粮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要把粮食面积任务落实到乡村、落实到主体,做到“应播尽播、应种尽种”。

  秋粮种足更要种好。今年,周口市承担大豆种植面积112.6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面积20.3万亩,抓实复合种植,让农民实现“一地双收”。不仅如此,还集中打造140万亩玉米密植高产示范区、10万亩大豆高产示范区,全市建成500万亩“吨粮田”,15万亩“吨半粮田”,开展单产提升。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气象部门预测,今年部分地区夏播时可能面临干旱天气,要抢时旱播,指导农民选用高产耐密抗逆的品种,造墒播种,抢抓播种好时光。种子落地、管字上马,及早开展夏管,通过查苗补种、浇水施肥、防治病虫等管理方式,打牢秋粮丰产基础。

  “麦子一天收不到囤里,都不能叫丰收。”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总是这样用家乡话提醒大家。

  小麦丰收多道关,一关一关小心过。把问题想得充分些,把准备做得精细些,把预案做得周全些,只有防患未然,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小满”方得“圆满”。

  中原熟,天下足。“打赢‘三夏’攻坚战,争取丰产又丰收!”从科研院所到田间地头,这是河南父老乡亲心里憋着的一股劲儿。

  今夏,河南,广袤的麦田必将上演诸多精彩故事,敬请关注。(记者 赵春喜 见习记者 刘一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