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河南新闻5月30日电 题:河南麦收陆续展开 各地多举措保颗粒归仓
作者 韩章云 杨大勇
近日,中原大地麦收由南往北陆续展开。一辆辆收割机驶入金黄色的麦田,“中原粮仓”一派丰收景象。
为确保夏收顺利进行,河南各地在紧抓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同时,积极推出助农惠农政策,确保今夏小麦颗粒归仓。
10项举措保夏粮颗粒归仓
面对受去年秋汛影响,部分受灾地区苗情偏弱的不利形势,河南各级部门分区域、分地块、分品种、分节点,环环相扣加强小麦生产田间管理,全力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开展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统防统治,强化田间水肥技术措施运用,当前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不过,当下的疫情防控加大了麦收工作的组织难度,为此,河南从农机、防疫、通行、加油、粮食收购、农资保供、应急抢收、交通安全、农业科技、市场监管十个方面研究制定助农惠农政策措施,助“三夏”生产顺利进行。
据了解,“三夏”期间,河南计划投入各类农业机械400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18万台、播种机80万台。为更好地服务农机手,河南全省设置400多个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点,省市县三级设立24小时机收服务值班电话,为跨区机收人员提供小麦机收情况、气象信息、农机专用网点及专项政策查询等即时信息服务,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在防疫服务方面,河南开设农机转运绿色通道,对转运农机的车辆和自走式农机实行优先查验、优先放行,对持有“两码两证”(健康码绿码、行程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跨区作业证)的农机作业人员,允许农机通行和下田作业。通过增设固定核酸采样点、在乡村设立流动核酸采样点,为跨区作业人员提供免费、及时的“抗原+核酸”服务,确保作业人员每2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对核酸检测结果超过48小时的,由作业所在地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三夏”期间,全省统一调配移动核酸检测车,深入田间地头,全程服务跨区作业人员核酸检测。因疫情滞留在封控区、管控区的作业人员,当地政府提供必要的生活、医疗等保障。
在通行方面,河南农机、交通部门已联合发放跨区作业证5万张,持证农车免收通行费。同时,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置入豫返豫货车专用服务区,在国省干线公路设置临时停靠处,提供核酸检测、“非接触”餐饮、“不下车”加油等服务。
在加油方面,河南在全省麦收区域的国省道沿线、城郊及农村,设立1460座农机保供加油站(已在河南农机信息网公布);柴油价格在国家到位价基础上优惠3%以上,对位置偏僻的麦收现场和重点用油大户提供送油上门服务。粮食收购方面。河南继续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政策托底。对“市场调控粮”收购资金贷款利息给予补贴、卖粮可提前预约。收储库点及时、足额向售粮农民支付粮款。
“代收代种代管”等服务送上“定心丸”
麦收在即,身在外地的河南老乡因疫情防控不能回乡怎么办?多地表示:别担心,不管您返不返乡,您家的小麦也会颗粒归仓。
新乡市延津县农业部门表示,已落实全县小麦收割机底数,建立了应急小麦机收服务队,联合各乡镇农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机收、运输、收储、播种一条龙服务,一个电话就能把收、储、种解决,在外的延津县老乡完全可以放心。延津县还承诺,在外老乡的家乡亲人如有困难,政府也会及时排忧解难,为其免除后顾之忧。

长垣市倡议,不回家是对家乡抗疫工作的最大支持。麦收将至,当此疫情防控非常之时,为保障家乡的生产生活秩序,长垣市各乡镇(街道)、村支两委成立了党员干部先锋队、志愿者服务队全力做好在外老乡家里的麦收帮扶工作。在外老乡即使不回家,麦子也能照常收。
同样,南阳镇平县表示,“三夏”来临之际,当地政府已经做了周密的安排和准备,已组织了充足的大型农业机械,对全县夏收夏种夏粮入库困难户进行了全面摸排,合理组织调度机械作业。同时,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均成立了党员干部先锋队、志愿者服务队,帮助有困难的农户抢收抢种,确保颗粒归仓。
一项项措施,温暖了外地老乡的心,也给在外老乡“三夏”时期如何麦收吃了定心丸。河南省23日召开的“三夏”生产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河南老乡最担心是否因疫情无法返乡收麦的问题,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各县、乡(镇)均成立应急农机抢收队,对疫情封控区和管控区,因疫情无法返乡农民、收割困难家庭,组织开展代收代种代管等服务,确保不漏收、不少收,应收尽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