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焦作9月23日电 题:“中原粮仓”灾后重建夺丰收
作者 阚力
收获不负耕耘苦。今年7月、8月,“中原粮仓”河南省经历了汛情、疫情双重考验,灾后重建成为该省的“关键词”。“粮仓”如何,丰收与否,备受外界关注。
23日,由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庆丰收、感党恩”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在焦作武陟县启幕,向外界释放了诸多信息。

活动主办方透露,今年7月20日以来,郑州、新乡、鹤壁等地区经历汛情、疫情“双考”,河南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推进抗洪救灾、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
其间,针对受灾严重地区,农业农村部门以“行”救灾,及时补种改种,全力以赴降损失、稳面积、保产量、夺丰收,努力降低汛情疫情影响,稳住了农业“基本盘”,“三农”形势总体向好。

时至今日,“双考”下,“中原粮仓”取得如此成绩,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相关主题活动的如期举行,与会嘉宾感慨,“河南农业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漫步活动现场,随处可见“丰收”字眼,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直播带货的“网红”主播、为自己产品代言的“新农人”、喜笑颜开的渔民....。。目之所及,皆表明“粮仓”经受住了考验。
王伟是焦作市山阳区一家农企的负责人,属于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他的中豫农业观光园占地超1000亩,以黄桃种植为主。王伟向中新网记者介绍,园区所占地块原为煤炭塌陷区,地质结构破坏严重,水平落差20米上下,大量的窑带缝,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人畜安全隐患。

2019年,王伟与郑州果研所对接,通过测土、整地、改良土质等,目前已初见成效,打造成为一个集树种培育、树种改良,生产技术改良与推广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实验园。
在当日的活动现场,王伟身边一位热情的女推销员,不停地让过往嘉宾品尝黄桃和潘枣。这名女推销员是焦作山阳区农业农村局的贺静利,是河南农业大学相关专业毕业,负责全区农业产业发展振兴。
“我们潘枣主要是个头大、口味甜,现在通过农村电商已经销往北京等一线城市。”贺静利告诉记者,目前该区农业产业目前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电商等渠道实现产销一体。

在贺静利看来,该区发展农业产业是通过流转村集体土地,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使我们的产业特点。”
在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从五谷杂粮到瓜果蔬菜,从现场展销到直播带货,有很多像王伟和贺静利一样的“80后”“90后”,近年投身到农业产业中,化身“新农民”,成为农民丰收节的一大亮点。
在今年7月下旬的汛情中,山阳区的部分农业产业受到损失,这让贺静利很是心疼,“损失是无法挽回的,但是大家不等不靠,第一时间进行自救,目前已经恢复灾前正常生产水平。”
王伟和贺静利一致认为,此次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设置在焦作,对他们这些农业人倍感振奋,提振了他们灾后重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信心。
记者从活动主办方获悉,此次活动以庆丰收、灾后重建夺丰收、兴乡村为基调,开展“1+4+3+17+24”庆丰收系列活动。即1个主会场、4大体验区、横跨水陆空3大体验、17项活动、白+黑24小时不停歇。
其中,4大体验区是今年农民丰收节的主要活动框架,包括丰收文化体验区、现代农业展示区、黄河农耕体验区、非遗民俗体验区。
在主会场,为了增加庆丰收活动的趣味性,让活动“天天有主题,时时有看点”。活动期间,还开展了民俗文化表演,展现“强美富”的乡村新形象,全面展示河南农村新风貌、农业新成果、农民新形象。
此外,本次丰收节还设置了多姿多彩的庆丰收特色活动和互动环节,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让农民真正成为节日的主角。这对“双考”下推进“三农”工作,尤为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