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贵州 广东 广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龙江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团 云南 浙江

中国新闻网河南新闻

搜 索
投稿邮箱:zxwhnxw@163.com
新闻热线:0371-65700861

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

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 考古新成果再现商都风华

  • 2025年10月18日 23:38
  • 来源:中新网河南
  • 责任编辑:经晓佳

  中新网河南新闻10月18日电   今年是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这座深埋于郑州城市中心距今约3600年的商代早期都城,历经数代考古工作者接续发掘,不断刷新着世人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最新考古研究表明,这座都城不仅是商汤始居的“亳都”,更是中国青铜文明的核心区,将中国信史向前推进至青铜文明繁盛时期。

  1955年,郑州商城在城市建设中被发现并确认。70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这片土地上取得了系统性成果。规模巨大的城市格局、高耸的城垣、雄伟的宫殿基址、象征王权的青铜重器、原始瓷器等珍贵文物,无不彰显着千年王都的恢宏气象。

书院街北片区夯土基址平面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书院街北片区夯土基址平面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商朝的历史,因郑州商城的确认而得以完整。”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指出,“在研究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过程中,郑州商城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我们做夏商周断代工程,测定夏商周三代的年代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基于其重大价值,郑州商代遗址1961年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入选“中国二十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2021年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近十五年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商城联合开展三十余项考古发掘,取得系列重要突破。

  仓储设施方面,2022年开展的书院街北片区项目发现有二里岗文化时期长条形夯土基址17处,并发现与之配套的3条排水沟。这与偃师商城Ⅱ、Ⅲ号建筑基址群较为相似,应是郑州商城二里岗文化时期的“府库”遗存,也是目前发现的早商时期最大的仓储设施。

  冶铜作坊区域内出土近400颗铜矿石、陶范、石范等冶铸遗物,这改变了郑州商城铸铜手工业遗存只分布在内城外的传统认识,为明确郑州商城内城冶金活动空间分布模式提供了新材料。同时,根据这批铜矿石的科技考古分析,至少在二里岗上层偏晚阶段,郑州商城的这部分铜物料来源指向长江中游赣北地区的九瑞成矿带。

郑州商城内城东南区域水系分布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郑州商城内城东南区域水系分布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城市水利系统的发现尤为引人注目。2021年至2023年,在内城东南区域的创新街小学北校区、塔湾古街、亳都古巷等项目中,发现3处商代早期沟渠。其中一处利用自然河道改造,另两处为人工开凿,沟渠内发现石砌挡水墙和分流设施,从而形成互通关联的水网体系。这一发现表明在郑州商城内部特别是南部区域存在着超乎原来想象的复杂的水利系统,而且这个大型水系兼具排水与城市区划的功能,其发现改写了以往对于郑州商城整体布局尤其是南部格局的认知。

  高等级遗存见证文明高度。2021至2023年,在郑州商城内城东南部书院街项目发现一处商代墓地发现的“兆域”制度为殷墟王陵东西并列方形“兆域”的来源提供了直接证据,对探讨我国古代“兆域”起源和陵寝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M2墓葬出土随葬品数量最多、等级最高,特别是扇贝形金覆面为国内首次发现,结合同时出土的绿松石镶嵌黄金牌饰等礼器,见证了黄金与中国传统丧葬礼制的深度融合。

  祭祀遗存的发现同样重要。2015年在郑州商城内城外的西北部河南省体育场项目发现大型祭祀场所,祭祀区中部有1个祭祀场(K8),其周围密集分布大大小小20多个祭祀坑。祭祀坑又分为坑状堆积和片状堆积,坑内发现有婴儿骨架、猪骨架、卜骨、石刀及动物骨角等。这是郑州商城的重要祭祀场所之一,承担当时祭祀活动的特定功能,其所处位置、祭祀模式与形态都很特殊,为郑州小双桥遗址祭祀遗存找到了最直接的源头。

  作为“古今叠压型城址”的代表,郑州商城考古还发现了战国、汉代、唐宋及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重要遗存,揭示出郑州城市文化层层累积的历史脉络。

  其中,在战国时期遗存中,发现近80具大部分为青壮年男性人骨,部分人骨存在钝器砸伤痕迹,结合出土的铜箭镞,推断与战争有关。伴随出土的魏国铜平首布9枚,面文有“釿五二十当孚”“阳晋二斤”“安邑二釿”,为探究战国城市地位、功能划分以及韩魏关系提供了新证据。

郑州商城保护区划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郑州商城保护区划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在持续考古研究基础上,郑州商城的保护展示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保护规划》获得国家文物局审批,明确了保护展示原则及遗址本体、保护区划范围内各项建设控制要求与引导措施,成为以后十几年郑州商城遗址保护的重要规划依据。

  2013年,在上述规划基础上制定的《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明确了“以郑州商城都城遗址保护与展示为核心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总体定位,极大推动和保障了相关工作的进展。

  2022年,依据“见缝插针、相对集中;以点带面、串珠成线”的理念,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郑州商城遗址的壮丽景观为目标,创造出以“园中城·城中园”为特色的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3年4月18日获国家文物局授牌并于同年6月10日揭牌。

  为生动呈现商代都城文明,矗立在郑州商城内城东南城垣内侧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以“巍巍亳都,王都典范——郑州商代都城文明展”为基本陈列,生动呈现了古都郑州延续千年的恢宏历史场景,描绘了商代亳都生生不息的盛世文明图景。同时,一连串精彩纷呈的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其成为集中展示郑州商都文明和传承城市文脉基因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城市的生命来自文化的传承,如今,这座深植于现代都市下的古老都城,正通过持续考古与研究,向世人展现着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辉煌历程,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杨树刚 宋振民 闫琪鹏 孔品 张黛 简敏)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