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9月17日电 日前,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展演(县区级院团组)获奖结果揭晓。襄城县越调剧团原创大型历史剧《掘地见母》荣获河南文华大奖,并一举斩获多个重要奖项。

图为《掘地见母》舞台照。襄城县越调剧团供图
“这是继《生日泪》之后,襄城县越调剧团第二次斩获这项省级大奖。”《掘地见母》的编剧褚玉闽称,这足以说明近年来襄城县委、县政府对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视,和父老乡亲对襄城越调的厚爱。
河南文华大奖每三年评选一次,是河南省戏剧领域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在戏剧创作、表演及剧团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作品和个人。获得此奖,意味着襄城县越调剧团本次参演的剧目,在编剧、导演、音乐、表演、舞美等全方位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肯定和观众的好评。
“得知自己获得文华表演(县区级院团组) 一等奖的那一刻我很激动!从接到郑庄公这个角色开始,我就在编剧、导演、作曲老师们的分析启发下走进了郑庄公的情感世界,努力通过表演让自己与郑庄公感同身受。”青年演员赵少阳说。
据了解,越调《掘地见母》讲述了春秋时期发生在襄城县的一段历史故事。郑庄公之母武姜因难产对庄公心生厌恶,偏爱次子共叔段。公元前722年,武姜与共叔段密谋篡夺庄公国君之位。叛乱被平定后,庄公将母亲幽禁于颍谷城颍(今襄城县颍桥回族镇),并发誓“不到黄泉不相见”。郑国大夫颍考叔通过怀肉孝母、礼敬羔羊、放生乌鸦等言行劝谏郑庄公,最终由颍考叔献计在颍谷挖掘隧道,郑庄公与母亲在“黄泉”相会,重叙天伦。该剧是一部深刻探讨人性、孝道、权力与亲情冲突的伦理剧,舞台厚重恢宏,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艺术感染力强。(侯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