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8月25日电 8月25日,“丝绸之路·黄河:巩县石窟”摄影艺术展在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启幕,旨在守护文明根脉、诠释黄河精神、激活文物的时代价值。

巩县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原地区佛教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现存洞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大佛3尊及历代造像龛328个,大小佛像7743尊,造像题记及其它碑刻186篇。石窟结构紧凑,造像艺术精美,在国内石窟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
本次展览汇聚摄影团队两年光影探索的结晶,展出的120余件作品将巩县石窟的历史沉淀与时代光华凝固成一幅幅震撼心灵的视觉诗篇,深情再现了巩县石窟艺术精魂。
展览开幕式后,展览策展人、著名石窟艺术研究专家、特邀摄影家代表以专业视角带观众近距离感受巩县石窟的永恒之美,体悟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丝路精神的悠远绵长。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2025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与郑州市委宣传部合作举办的“天地之中·‘镜’界郑州”全国摄影展系列活动之一,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郑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郑州日报社、郑州市文物局、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巩义市委宣传部承办。展览将持续至11月18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