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15日电 (张楠)近日,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国戏进修班在北京圆满结业,学术研讨会、教学汇报演出等相关活动同步上演。
此次进修的学员大多来自基层院团、民营院团和新文艺群体。历时一个月的研修班构建起了“理论+实践”“专业+思政”“课堂+舞台”的立体化培养模式。
在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专家分别围绕此次进修班这一开创新举措展开深入讨论,探索解决地方剧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难题。
该研讨会由中国戏曲学院等主办,旨在探讨开创全国戏剧界名师带徒与院校结合新模式,实现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的新路子,为豫剧在新时代焕发新声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在研讨会上表示,豫剧事业发展和豫剧人才培养上,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与中国戏曲学院合作举办进修班,是一个生动例子,闯出了一条新路。
谈及此次进修班的意义,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蒋愈红认为,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与中国戏曲学院开展战略合作,实现了国家级戏曲教育资源与地方戏曲人才培养需求之间的精准对接,为地方剧种破解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开创性、示范性和引领性。
在这个共建共享的生动案例中,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认为,中国戏曲学院与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联合办班,面向基层院团、民营剧团、新文艺群体和流派传人成建制招生尚属首次,促进了“民间沃土”与“艺术殿堂”的相互成就。
“这个班里的李派弟子,大多来自基层,只有当他们规范、全面、深入地掌握了艺术的表演体系,才能作为传播者准确地传达艺术的本真与精髓,将其真正传递给观众,并代代相传。”北京京剧院原院长刘侗在会上表示,创新与创造已成为戏曲艺术亟需面对的重要课题,研修班在影响并激发豫剧表演人才在艺术上的精进与开拓上意义重大。
研讨会上,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回顾了40年前在中国戏曲学院勤工俭学的时光,并勉励弟子们努力创作出彩作品,为中国戏曲事业增光添彩。
其间,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姚志强介绍了办班情况,与会嘉宾及中国戏曲学院优秀毕业生杜永真作了发言,本次表演进修班学员代表和李树建现场演唱了豫剧经典唱段《大登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