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3月6日电 (夏青华)3月5日,24节气中的惊蛰,伴随着一场《中国龙》鼓舞表演,中国(郑州)第二届黄河梅花文化节在惠济区黄河滩地公园黄河梅园正式拉开帷幕,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踏春赏梅,感受春日“梅”景。
此次活动以“魅力黄河 豫见梅好”为主题,聚焦“黄河、梅花”两大文化IP,通过“文旅+活动”形式着力打造河南特色文旅节会品牌。

图为盛开的梅花吸引游客赏玩。(无人机照片)刘占胜 摄
黄河流域梅花文化历史悠久。据相关考古资料证明,古代梅曾经在黄河流域广泛分布,在1979年河南裴李岗遗址发掘中,发现了碳化的梅核,经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鉴定,距今约7000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关于梅的实物。
行走在黄河梅园,梅香阵阵扑鼻而来。据黄河梅园相关负责人张山介绍,黄河梅园占地面积438亩,自2010年至今,经历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园区植栽成型梅树1万余株,品种达到300多种,自行繁育种苗达5万余株。园区栽培的梅花分早花、中花、晚花品种,由于气温较往年偏高,现在园区已经进入盛花期,赏梅从2月底可以一直持续到4月初。
近年来,河南郑州惠济区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持续开展沿黄文旅文化活动。去年,首届黄河梅花文化节以花为媒、融合发展,累计吸引旅游人次达20余万,有效带动周边区域农家乐、采摘、餐饮住宿、购物、就业等相关行业发展。
据悉,本届黄河梅花文化节活动周期为3月6日至4月6日,为期30天。活动期间,将开展梅园摄影大赛、梅园书画展、梅花仙子选拔赛、梅园汉服节、梅花研学等一系列相关主题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