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2月8日电 (李颖)蛇年春节,一场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文化盛宴在河南悄然流行。河南省文物局最新数据统计,1月28日至2月4日,河南省全省博物馆、纪念馆总计进馆377.3万人次,线上线下共开展惠民文化活动7801场,吸引217.9万人次参与。
据了解,为让春节更有“文化味儿”,在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的号召下,河南各地文博场馆在自身展览之外,推出了一系列精彩活动。
其中,河南博物院首次推出数字展览《唐宫夜宴》XR,展览充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多人XR大空间数字化交互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完美融合,成为解锁河南博物院的新年“新玩法”。“文物贪吃蛇”“背上行囊去考古”“文物生僻字大挑战”“衣带汉韵·馆藏古今”“豫见国宝”“博古通今探索行”等博物馆主题活动,让观众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欢乐双丰收。
郑州博物馆则依托四楼小剧场、《千年中医》展厅,开展剧场、剧本游“沉浸焕新”,增进游客体验。首部历史舞台剧《伊尹的筵席》开演26场,近2000名观众一睹商代“名相”伊尹的风采。据悉,春节期间,郑州博物馆接待观众7.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3%。
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古韵今风乐动历史”新年音乐会、“大河新禧灵蛇闹春”等17项迎新春互动体验项目纷纷开展,游客还能体验泥塑、漆扇、谷物作画、拓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体验活动。
河南其他文博场馆也各展风采,亮点频出。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接待游客147836人,其中入境游观众近3000人次,海外面孔与年轻群体成为“博物馆热”的新增量;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共26项187场,“城市考古课堂”“京剧发箍DIY”“醒狮彩绘DIY”“百福风铃DIY”等多项活动吸引了7万人次参与;在安阳殷墟博物馆,从除夕到大年初七,日均参观人数1.2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博物院数据显示,8天假期里,河南博物院共接待游客10.15万人次,九成以上都是郑州市外游客,省外游客占比66.9%,山东、河北、浙江、江苏、湖北成为省外游客前5名来源地。
“河南博物院春节期间近七成游客都来自外省,成为展示河南形象的重要窗口,这就对文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史自强表示,该馆将通过整合文化、创意、科技,打造更受年轻人喜爱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让“流量”转化为“留量”,吸引更多人来到河南,走进博物馆,体验中原文化的特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