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3月11日电 为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民众的文物保护责任和意识,3月8日,新野县博物馆把文保知识“搬”进歪子镇寺门村农民家门口。

图为讲解现场。
寺门村是凤凰山遗址所在地,而凤凰山遗址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约六七千年历史,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之一。2023年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凤凰山附近科尔沁肉牛项目区进行考古钻探,发掘出土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玉石器、骨器,殷墟时期铜器、陶器等不同质地文物500余件。为了让寺门村群众能够学习文物保护知识,提高大家对文物的保护意识,新野县博物馆深入寺门村开展了“文化遗产我保护”“文明探源我来说”等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宣讲教育活动。
活动中,新野县博物馆馆长王朝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凤凰山遗址文化”展览为核心,给村民讲解了新野的历史文化和凤凰山遗址发掘工作的主要成果,宣讲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博物馆志愿者为群众发放文物保护宣传页200余份,向民众普及文物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让民众了解到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宣讲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通过现场互动,面对面普法交流,让文物保护知识、法规政策深入人心,提升了民众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营造了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责任意识。(丁建忠/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