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3月6日电 由河南省体育局、省文明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体育总会主办的“2024年河南省舞龙舞狮大赛”近日在滑县道口镇举行。由沈丘县槐店颍水中学、文狮子文化协会联合组成的沈丘槐店文狮子队在比赛中获最佳表演奖。
槐店文狮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元代,至今已传承700多年。在当地,每逢节日或庆典,都会有槐店文狮子巡街演出,让观众领路“颍岸人如海,舞狮击鼓忙。楼前波涌月,华灯耀沈城”的壮观场面。

槐店文狮子表演,舞蹈中的狮、虎、麒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演出时独角虎舞先出场,起势、惊跃、蹲、退、卧、转,其中的“转枝子莲”具有古图腾艺术之特点。“惊回首”“猫掉尾”“独角触”等十二节动作,舞手要做到浑然一体,“探海喝水”“出山碎青”“凌空打旋”以彰显“神兽独角虎”之威武。独角虎舞表现的是古代法官皋陶断狱的神兽“獬豸”,追求的是社会公平和公正。
其次是麒麟舞。麒麟舞以碎跑小步、三掂三甩、匍匐跨叉,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技艺独特,体现的是尊贵、包容、和谐。
压轴戏是“母子‘狮’情”。“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既有西域风情,又有图腾文化特征。母狮孕生小狮子这一表演,源于简狄吞玄鸟蛋生商族始祖“契”的故事,采用拟形达意的手法,突出母狮分娩时的痛苦,小狮子出生后不能自立的憨态、顽皮,母狮对小狮子的爱抚哺育,教化人们报答生养之恩以及对培养下一代的社会责任感。
整套表演在鼓、锣、镲的节奏中舞蹈,以鼓点振节导乐,在“别里子”奏出的麟鸣、狮吼、虎啸之音中转换情节,荡气回肠、惟妙惟肖。
目前,槐店文狮子已传承到27代,现有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8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有社团组织1个,表演队伍1支40人,省级传习所1处,训练场馆1处,非遗文化生态社区两个,校园传承基地3个。文狮子舞蹈曾获河南省民间艺术金鼎奖。(高洪驰/文 谢辛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