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7月19日电 (李贵刚 梁国宏)7月17日,京剧“程派”名家李佩红收河南豫剧院青年演员杜永真为徒,拜师仪式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一同拜师的还有李洋、钱安妮、杜思琦、廖静娴、王致贤、李南芳六位京剧演员。全国各京剧院团、戏曲院校有关领导,多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社会各界人士与现场观众济济一堂,共同见证。
此次是京剧“程派”名家李佩红首开山门,第一次收徒,而杜永真是七位徒弟中唯一一位地方戏徒弟,这也是继京剧大师梅兰芳收豫剧演员阎立品为徒后,为数不多的京剧名家收豫剧演员为徒。

当日举行的拜师仪式上,李佩红携七位弟子向京剧“程派”艺术创始人程砚秋大师以及关肃霜、王吟秋、熊承旭、李世济四位大师的照片庄严行礼。随后,七位弟子恭敬地向师父李佩红三鞠躬,并向师父献花,师父则向弟子赠送礼物。
“从刀马旦到程派青衣,从舞台走到讲台,我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前辈们的谆谆教导、同侪的帮助与支持,以及广大观众的喜爱与鼓励。”李佩红回想起自己的戏曲生涯,不禁感慨道。她勉励七位弟子要坚定不移地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更要在传承的同时牢记守正创新,为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而努力。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在拜师仪式上致辞。两人都向李佩红一直以来对戏曲艺术的不懈追求表示崇高的敬意,赞赏李佩红多年来潜心培养戏曲人才、为京剧事业的传承和保护作出的重要贡献。“只有这样热衷于京剧教育事业的人,才能真正让戏曲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让京剧作为国粹始终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刘长瑜评价道。
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不同剧种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发展,李佩红为京剧名家,杜永真为豫剧新秀,师徒二人再续了京、豫两个剧种之间的美好前缘。

据介绍,李佩红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是国家一级演员、首批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誉为京剧“程派”表演艺术家、“关派”刀马旦领军人物,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戏剧“白玉兰奖”、全国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
杜永真现为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国家二级演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首届豫剧本科班,主工花旦、刀马旦,先后荣获河南省戏曲红梅奖大赛金奖、河南省青年戏剧演员大赛花旦组“文华表演奖”一等奖、CCTV“金豫满堂”全国豫剧青年演员选拔赛金奖、2023年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等。
“我是一名幸运儿。”总结自身的艺术发展道路,杜永真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首届豫剧本科班,进入河南豫剧院青年团,优质的师资和前辈、先进的训练设施和体系等奠定了杜永真的戏曲基础。师承三位戏曲名家对杜永真的艺术事业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2020年的7月26日,杜永真同时拜在豫剧“阎派”名家张梅贞、“陈派”名家牛淑贤膝下,作为“阎派”“陈派”再传弟子,学艺多年,找准了戏曲事业的发展方向。而当杜永真处于武戏的迷茫期、瓶颈期时,她有幸与京剧名家“程派”“关派”传人李佩红结缘并拜入其门下。
传承这么多剧种和流派,能不能学好,会不会学成个“四不像”?面对质疑,杜永真表示,她热爱戏曲这门艺术,有信心能做好,她立志传承三位戏曲名家的胸怀、格局、品格和艺术。同时,学艺先学德,杜永真谨记师父李佩红曾对他说的一句话“心怀感恩,路会越走越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