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5月15日电 (经晓佳)城摞城是开封独有的吗?我们今天在开封能看到的北宋时期的建筑有哪些?包拯的名字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开封府题名记》中?南宋事实上的都城是临安,真正的都城在哪里?

5月12日,一堂有趣的“博物馆里的宋文化”研学公开课在开封市博物馆开讲。
北宋“大晟·夷则”编钟、《开封府题名记》碑、北宋白釉珍珠地娃娃卧莲瓷枕、宋钧瓷碗、瑞鹤图、清明上河图等文物知识汇聚一堂,向开封市第十中学的师生们无声讲述着开封厚重的城市历史和宋文化的深厚底蕴。
“我们说开封是八朝古都,具体是哪八朝呢?”在互动问答环节,开封市博物馆资深讲解员娄嵬如是发问。没等同学们回答,娄嵬又补充道,“大家不用刻意去背,其实我们可以通过找地图的方式,因为这八朝的名字就隐藏在开封八条东西向的道路名称里。”
随着娄嵬一步步启发,“华夏大道”“魏都路”“大梁路”“晋安路”“汉兴路”“周天路”“宋城路”“金耀路”等八朝对应的八条道路名称在同学们的接力下陆续说出。
其实,这八条道路的命名也是开封城市规划的刻意安排。娄嵬补充说,“同学们以后上大学可能会离开开封,当你的外地同学问起八朝古都时,通过回想道路的形式起码脑子里不至于一片空白。”
公开课结束,研学的学生们纷纷感言大有收获。“博物馆,我在初中时已经来过很多次了,每次来体验感都不一样,此次的研学公开课让我对家乡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开封市第十中学的刘文卓如是说。

“这个活动我们做了好多年了,前身是‘大宋文化进校园’”。据开封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王晓玲介绍,“博物馆里的宋文化”研学公开课是面向开封市中小学师生,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以文化进校园和走进博物馆两种形式的研学公开课,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
“我们脚下走的是开封的历史,抬头看到的是开封的未来,而历史和未来的集合点就在博物馆。”娄嵬说,希望通过博物馆研学的方式,让同学们在“并不枯燥”的历史中了解开封,获取想要了解的知识,为未来指明清楚的方向。(完)